正文 第七章 穿越者的權謀(一)(1 / 2)

“噢,此話怎講?”魏忠賢平平淡淡地問道。

“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到曆史進程。我既然是太祖皇帝夢授兵法派來的南宋遺民後裔,所得一切,皆為陛下信任所賜予。臣有才有功,乃是太祖皇帝之功勞,陛下之信任;若臣無才無功,乃是臣巧言令色,嘩眾取寵。倘若某天陛下於夢中得到太祖皇帝暗示,言臣有不孝之舉,即可治臣之罪。天下人亦不會有所誤解。”

“咱家沒讀過什麼書,但也聽說過宋太祖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之典故。”魏忠賢說道。

“且不說我大明朝以文製武,武人地位低下,就算日後身陷重圍抑或兵敗被俘,也不會有人敢接納臣,臣之部下亦不會追隨臣,就因為臣是太祖皇帝夢授兵法派來的南宋遺民後裔,臣若降敵,敵恐臣為內應間諜;臣若叛逃,則部下以為是臣試其忠誠之計謀。”鄭雪櫻說道,其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穿越者身份的鄭雪櫻來路不正,身份出身不明,除了跟直接授權於他的皇帝,傳統意義上難以跟其他人或集團形成利益關係鏈,畢竟誰都難以信任一個身份神秘、來路不明的人。因此,鄭雪櫻日後就算功高蓋主,也不可能造反,因為這無疑是自打嘴巴,得不到民心,而皇帝要卸磨殺驢,也不會被天下人口誅筆伐。忠誠與信任建立在製約與規則上,比建立在品德與人性更為實際管用。

“說得就像是我們太監奴婢那樣,生死予奪,全憑皇上的一張嘴。”魏忠賢說道。

“然而的確如此,這就是跟文官最大的不同之處,官紳豪強出身的文人通過考取功名便可為官,即使退隱還鄉,也有相當的名望,或是倚靠田宅為生,或是依仗世家大族,就算最不濟也能當個教書先生,甚至可以說,他們的名望與財富並非依仗皇上的恩賜,而是宗族豪強原本就擁有的。皇上治理國家不可能一人獨治,必須把權力分配到下麵的官員,而有資格當官的不可能是不認字的窮人,隻能是原本就是官紳豪族出身的文人。可憐那些窮苦老百姓,哪有條件讀書認字?通過讀書認字考取功名本來就是有錢人才有的權利。窮人隻想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可大明朝三百年來土地兼並日益激烈,土地日益集中到官紳豪強手中,越來越多農民無地可耕,若非走投無路,誰會願意挨那一刀。”

“倘若你這番話被孫閣老聽到了,或是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傳出去,恐怕到時連皇上也未必能救你呀!”魏忠賢依然波瀾不驚,或許他早已忘記了自己窮苦人家出身,被迫無奈淨身入宮的經曆。

鄭雪櫻繼續說道:“如果我前麵說的也算誣聖辱賢的話,那我接下來要說的可就是大逆不道了。人人知之,人人不言,我獨言之,不為士人,隻為皇上。既然憑皇上一人無法獨治天下,既然皇上要把權力委派給士族豪強出身的百官,既然官紳手中的權力並非來自皇上的恩賜,那麼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在萬曆朝為官,抑或是在泰昌朝為官,還不是照樣為臣子。”

“大膽!你的話繼續說下去,是不是要說……”魏忠賢趕忙止住話語。

“繼續說下去。”隔壁房間裏傳來了少年天子朱由校的聲音。

“想必陛下已經猜到了我要說什麼了吧。”鄭雪櫻答道。

“朕要聽你說的!”朱由校語氣中難得堅定。果然正中鄭雪櫻的猜想,盡管“木匠皇帝”為後世詬病不堪,但他既然心靈手巧,能做出各種巧奪天工的“玩具”,那就說明他的智商並不低下,理工科的“宅男”,隻要智商沒問題,又是思想獨立,沒犯過什麼大錯的,總好於那些動不動就大興文字獄,名為修書實為毀書,還好大喜功、六下江南、閉關鎖國的“十全老人”以及看上去銳意圖治,等外軍來了就“木蘭秋彌”割地賠款的癮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