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藥人欒音(1)(1 / 2)

她叫欒音,是一個藥人。

因為體質特殊,她被施藥司的藥君看中,做了藥君座下最小的徒弟。

施藥司不比尋常醫館,服侍的都是天帝城中身份尊貴的人物,由不得半點差錯。

所有不成熟的處方要先找人試藥,以試藥人的身體化去其毒性和不良藥性後,再取試藥之人的血給病人入藥。

簡單地講,藥人其實也是一味藥。

天帝城像欒音一樣的藥人有很多個,可是像欒音這樣體質的,卻從未有過——不論藥性寒涼還是燥熱,經她的體內,不僅能幾近完整地保持藥效,亦能令藥性變得溫潤。

因此,師父將欒音進獻給了天帝城的主人。

在此之前,欒音一直以為天帝該是像祠堂裏供奉的太上老君那般,是個銀髯飄灑的老者。

可是,那一天當她看到大雄寶殿巨大的金色寶座上,坐著的分明是個俊逸的少年。

龍天佑盯著欒音看了一陣,對藥君微微頷首,道:“這便是欒音?的確不同……”

那聲音如春泉般悅耳,令欒音心旌激蕩,接連著幾日都無法安眠。

藥君師父說:“阿音,成為專屬伺奉天帝的藥人,這是何等尊貴的榮耀,天帝能選中你,為師替你高興。”

那之後,欒音便被帶到了天帝城的瓊華宮,成了一名瓊華宮的婢女。

欒音每天要按時喝下一碗又一碗湯藥,再在固定的時辰將自己的鮮血盛在玉碗中,由掌事的宮人拿給天帝服用。

後來欒音才知道,天帝每日固定要服用的藥物很多,天帝專屬的藥人也並非隻有她一人,所以藥人在瓊華宮中的地位也沒有多麼尊貴。

瓊華宮中的婢女、宮人沒有一個不是家世顯赫出身尊貴的,相形之下,欒音這個不知從哪裏蹦出來的孤兒,身份卻要被比到十萬八千裏去了。

之後的三年裏,欒音雖住在瓊華宮,卻是再也沒有機會見過龍天佑。

欒音很好奇國君因何是個成天捧著藥罐子的主兒,雖麵上看不出他的身子骨兒如何虛弱,可成天泡在藥人堆裏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藥君師父說這一任的天帝患的是娘胎裏帶來的頑疾,症狀怪異又多變,尚不明病理,所以多年來一直隻能靠藥物壓製和調息,卻不能根治。

為了保證藥人的身體康健,師父會每隔三五日便來為欒音診脈,再留一些強健身體的丹藥。

宮中為藥人準備的食物更是慎重,必須要遵從施藥司開列的食譜準備,所以欒音若是偶爾饞嘴某種食物,便會央求師父在食譜中加上,隻要不會影響藥效,師父他老人家基本上不會拒絕。

因此,在瓊華宮的三年裏,欒音除了每日要喝幾碗難以入口的苦湯藥,割一道傷口,取一碗鮮血,日子過得倒也悠哉。

正處於發育期的女孩子,身體也長大了不少,最為明顯是胸前的兩團小山丘,著實變鼓了一些。

這一年的上元節恰好趕上當朝丞相擺壽宴,朝野上下的大小官員都少不了要去賀一賀。

藥君師父不忘同以往一樣,從壽宴上順了些酒菜、瓜果和元宵包了個包袱。差一個小藥童揣著一道他老人家的親筆靈符,避過瓊華宮周圍的結界禁製,將吃食包袱送到瓊華宮後花園的一處避靜的宮牆外,欒音自然早早候在牆內。

包袱交到欒音手上時,還是熱的,可見師父他老人家多麼疼這個小徒弟。

自從欒音第一次吃過元宵,便好上這一口軟糯香甜的小東西,每年都巴望著有人過壽宴。

她正提著食物包袱邊吃邊往回走,路過後花園涼亭的時候,卻聽到身後有人說話:“你吃的是什麼?看起來味道不錯?”

欒音被嚇了一跳,口中半個元宵卡在喉嚨,上下不得,隻差沒把她噎死。

許是見欒音半天沒回答他又表情扭曲,那人終於明白若再不救欒音,她真的有被噎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