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第一次見到詐屍,是在他十五歲那年。
那時,他已經在縣城裏上了初中,暑假裏,跟著父母,回到了故鄉——西南邊陲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裏。
那天,吃過晚飯,吳思跟著父母,去為村裏的王大爺送殯,這也是村裏的習俗——停屍七天後,要在第七天的夜裏出殯。
雖然是盛夏時分,但因為是在大山深處,所以氣溫很低,涼颼颼的山風,陣陣吹過,吳思雖然穿著薄毛衣,但仍覺得有點冷。
吳思還記得,他跟著父母,進了靈堂,靈堂裏,就點了兩三根蠟燭,風從沒有關嚴的門窗吹進來,燭光被吹得搖搖晃晃,好像隨時都會熄滅。
因為王大爺家過得不富裕,所以棺材很簡陋,是一個薄板棺材,棺材上連漆都沒刷。
隻有王大爺的三個兒子,在靈堂裏。
吳思的父母走過去,跟王大爺的三個兒子,低聲說著什麼,就在這時,一陣山風吹進屋裏,蠟燭熄滅了,屋裏頓時一片黑暗。
正當大家手忙腳亂,找火柴點蠟燭時,忽然,在黑暗中,從棺材的方向,傳來輕輕的敲擊聲:“咚、咚、咚。”
那種敲擊聲很輕,也很有節奏。
吳思的母親,膽子比較小,聽到這種敲擊聲,尖叫一聲,打開房門,衝到了院子裏。
幾乎與此同時,王大爺的兩個兒子,也驚叫著跑到了院子裏。
但王大爺的大兒子,還有吳思的父親,則比較鎮定,他們仍留在屋裏,吳思雖然也很害怕,但也許他的好奇心,超過了他的恐懼感。
他想弄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是誰在敲裝著死人的棺材?
就在這時,那種敲擊聲,仍舊不疾不徐地傳來,而且非常有節奏。不但如此,從棺材裏,還隱約傳來咯咯的笑聲。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那種笑聲,不像是男人的,而更像是女人在笑。
吳思感到一陣陣頭皮發麻,在黑暗中,他握緊了父親的手。
忽然,吳思父親鎮定地說了句:“王大爺應該還沒死,快點,把棺材打開。”
這時,王大爺的大兒子找到了火柴,把屋裏的蠟燭點著,並連忙走過去,把棺材蓋磨開,吳思的父親,端起蠟燭,走到棺材前,用蠟燭照著,往棺材裏看。
當時,可能是出於好奇,吳思也壯起膽子,站在父親後麵,往棺材裏看過去。
隻見王大爺,穿了一身紅色的壽衣,頭上還戴著一個奇怪的帽子,臉色蠟黃,雙眼大大的睜著,渾濁的眼睛裏,充滿了血絲,嘴巴也大張著,一臉的驚恐。
王大爺的大兒子,聲音顫抖地喊了一聲:“爹。”
王大爺那張驚恐的臉,仍然沒有任何反應。
吳思的父親,鼓了鼓勇氣,伸出手,摸了摸王大爺的心跳和鼻息,忽然,他猛地抽過手來,“哎呀”一聲,嚇得往後倒退了幾步,差點把吳思撞倒。
吳思還是第一次見父親嚇成這樣,在他的印象中,父親的膽子非常大,幾乎從沒害怕過。蠟燭再次熄滅了,在黑暗中,吳思聽見自己的父親,喃喃自語般地說了三個字:“詐屍了”。
借著外麵暗淡的月光,吳思看到,王大爺的大兒子,兩腿一軟,癱在了地上。
反倒是吳思當時年齡小,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沒那麼害怕。
過了好大一會,吳思的父親才鎮定下來,並走過去,把棺材蓋上,也把王大爺的大兒子,從地上扶了起來。
王大爺的二兒子、三兒子、還有吳思的母親,仍然在院子裏站著,不敢進屋。
吳思的父親,長長地歎了口氣說:“王大爺詐屍了,今晚就不要出殯了。”
王大爺的三個兒子,按照吳思父親說的做了,取消了當晚的出殯,第二天,去十幾裏外的道觀裏,請了個道士,做了兩天道場,然後才把王大爺下葬。
王大爺的兒子、很不解地是,父親在去世的時候,表情非常安詳、平靜,但打開棺材時,為什麼一臉猙獰?
而且是誰敲的棺材?那種女人的笑聲,又是怎麼回事?
做法的道士解釋說,王大爺是被一個女鬼附體了,那個女鬼,經常在這一帶遊蕩,不但附體在死人身上,還附在陽氣弱的小孩身上。
前幾年,在半年內,村裏就有三個小孩,先後跳崖自殺,就是被這個女鬼附體了。
對於詐屍、或鬼神附體,吳思都不太懂,但那三個跳崖摔死的小孩,吳思卻都很熟悉,因為那三個小孩,和他年齡相仿,是他在村裏的童年玩伴。
吳思後來才知道,父母正是因為那三個孩子跳崖摔死,才立即把吳思接到了縣城裏。
那時,父母的經濟條件並不好,每天起早貪黑,以擺米粉攤為生。
而且吳思的兩個哥哥,已經在小縣城裏上學了,一下子又多了個孩子,父母的負擔就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