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黎明:女兵出刀(1 / 2)

端坐在馬背之上,舉著望遠鏡向黑黢黢的西方望去,能夠看到的僅僅是鬼子炮樓閃爍著的幾點鬼火,還有鬼火勾勒出來的顫顫抖抖的一麵破旗。淩晨的草原靜極了,遠處近處沒有一絲動靜,就連呱呱亂飛的夜鳥,唧唧亂唱的鳴蟲都進入了夢鄉。仲秋雪放下望遠鏡,抬起手腕看了看,淩晨三點三十分,也就是說再有十五分鍾就要天亮了。

“草原的夏天,亮得忒早。”她嘟囔了一聲。扭回頭去,看了看身後的戰士們,仲秋雪壓低了聲音,喊道:“那是誰呀?站起來,草地上不能坐。沒聽說過嗎,冬坐石頭夏坐草,溻起漏瘡沒個好。”

草原上有個講究,不能在潮濕或冰冷的地上久坐。一些農人牧人屁股上都吊著一塊兒羊皮,預備著休息的時候墊著坐。入鄉隨俗,隨俗就得先問俗,問到了俗還就得隨,真真正正地隨。咱們當八路的沒有這樣的裝備,再說吊個屁股簾子也不符合著裝規定呀。沒辦法,隻能靠指揮員時不時盯著點,時不時得提醒大家了。

夜色裏,不知道誰問了一句:“班長,還沒動靜?”

又看了看表,仲秋雪說:“快了,快了。”

據情報說,四海據點每天要給周圍的據點送給養,早晨天不亮出發,共十個據點,五十多裏路,連吃飯帶耽擱,走十二三個鍾頭,下午兩三點鍾返回。每次出來都是十七個鬼子,二十四個偽蒙古軍,押著十二輛牛車,車上裝得滿滿的,屎黃色的苫布罩得嚴嚴實實,除了吃的喝的,有沒有武器彈藥就弄不清楚了。

送情報的尚實村民兵本來是想自己打的,琢磨來琢磨去,覺著把握不大,勝算不多,才跑好幾十裏路,把騎兵班請來。

考慮到縣大隊有帶領民兵參戰,在實戰中鍛煉民兵的任務,仲秋雪答應了他們。尚實村的民兵隻有三枝三八大蓋,三枝漢陽造,五枝老套筒,沒有打過大仗,沒有打過鬼子,隻是收拾過幾次漢奸。話又說回來,尚實村乃剛剛開辟的根據地,武器應該算是上乘的了,有的村民兵們隻有幾顆手榴彈,一枝槍還沒有呢。

和尚實村的民兵們商量,伏擊地點就選在了離四海據點五裏多路的山嘴子。 理由是距離根據地比較遠,隻要轉移的快,就不會把敵人引到剛剛建立,尚不鞏固的根據地,不給鄉親們造成無謂的犧牲。

看到這裏,讀者諸君一定會說,一個騎兵班長,脖子上吊著望遠鏡,腕子上戴著夜光表,這樣的裝備趕上鬼子的一個騎兵大隊長了,胡侃吧,你,窮兮兮的八路,一個小小的班長!

告訴大家知道,大馬群山中的大馬聯合縣縣大隊有這麼一個騎兵班,應該說是整個平北根據地的寶貝疙瘩,簡直就是軍區首長掌中利劍,時不時被調去專找鬼子漢奸肉厚膘肥的地方剜一刀。小股騎兵又有自身的特點,見便宜就撿,打了就走,繳獲的物資卻不方便攜帶,隻能大大方方送給了配合作戰的步兵或者民兵。至於小件物品,順手掛在了自己脖子上,順手戴在了自己腕子上,順手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裏,便也順理成章了。盡管有些同誌看了閃光耀眼的裝備眼紅氣短,可是誰又好意思和女兵們爭搶呢,還不讓人笑話死呀,你說是不是,讀者諸君?

東方一線忽然冒出一抹魚肚白,緊接著就是一抹嫣紅,嫣紅之上很快泛起鋼藍,翠綠,嫩黃,桔紅,無數道亮亮的光柱,衝破雲層,直射高天,天地間繃起了一道道金色的琴弦,仿佛宏大的樂章就要開始。

草原上的七月,日出很早,差十五分四點,太陽就拋灑出一片輝煌,一片燦爛,冉冉掛在地平線上。

仲秋雪收起望遠鏡,大喊了一聲:“檢查戰馬裝具,檢查武器彈藥。”

吱吱嘎嘎的牛車聲已經清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