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流落荒島(1 / 3)

江湖的事,永遠都說不完,就像滔滔的江水,永遠流淌。

大江東去,在鄂州拐了個彎,穿過九江,折而東去。

揚州這個繁華之地,卻是風聲鶴唳,雞犬不寧。據傳當年風靈七十二道卷土重來,分三路殺進了中原。第一路從漢中出川,殺進了陝西河南,直抵洛陽一帶。第二路沿江東下,進入九江,進逼金陵。第三路從雲貴東進,直奔長沙,形成了烽火燎原之勢。

說起這風靈七十二道,簡直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最早出現風靈人物,是在西域,漠北和天水,藏邊,以及青海天山一帶。這股勢力卻異常強勁,最終形成了以蜀州為中心,以三峽為屏障,覆蓋陝南,天水,川中,滇北一帶的大門派。可是後來內鬥頻仍,最終瓦解,四分五裂,龜縮在川西,很多年不出來中原了。

這次卻一反常態,大舉進攻中原,而各個門派幾乎都猝不及防,紛紛潰退,鬧得人心惶惶。

鄂東無極門,湘北五虎門,陝西神刀門,貴州鐵劍幫,九江水幫等等幾個門派,幾乎都是一觸即潰,門派掌門人印信全部被風靈收繳,變成了風靈七十二道的門派。

說起此次的風波,卻令江湖人物瞠目結舌,幾乎還沒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江南江北早已經是風聲鶴唳,街頭巷尾滿是關於風靈七十二道的傳聞。

風靈七十二道何以如此強勢複出,開始搶奪各派印信呢?這是個謎。

揚州長佑幫有個幫主叫做楚鴻,下有兩個副幫主,一個是高見,一個是畢殊華,三個人都在揚州一帶鼎鼎有名。長佑幫在宿遷,淮安,鹽城,蘇州,無錫,鎮江,金陵,常州等地都有分舵,儼然是蘇地第一大門派,聲名顯赫。

當時,幫主楚鴻尚在淮安,副幫主畢殊華尚在金陵,而高見卻出海東下,尚未回轉。

高見之所以去出海,本是想開拓一下長佑幫的地盤,看看海外可否有生意可做。

高見出海半月未歸,看來並不很順利,而此時揚州早已經風起雲湧,大有波詭雲譎之勢。

此時的高見,正坐著大船,帶著十幾個幫眾,連夜西進,準備進入長江,回轉總壇揚州。

可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高見無法,隻好吩咐船工,將船隻盡快向江岸靠攏。

幸好船隻安全抵達一處不大的港灣,四下的雨卻也止住了,可是船工們幾乎都淋得通身是水,狼狽不堪。高見看到他們都很疲憊,幫眾也都十分困倦,隻好說道:“好吧,今夜就靠在這港灣吧,明天清晨再走。”幫眾都歡呼雀躍,一時紛紛去休息,可高見卻睡不著,想著揚州總壇,想著突如其來的風靈人馬,想著此次出海的諸般不順,一時輾轉難眠,望著北天的淡淡星鬥,一時歎氣。

此處是長江近海的港灣,北麵是沙灘,南麵是長江水。

高見睡不著,看了看四周,幫眾都是鼻息如雷。

突然一點微光從海上投射過來,漸漸擴大,像是漁火,又像是鬼火,閃爍不定。

高見當時看到了一隊船隻悄然而至,船頭站著密密麻麻的人,手裏的火把陡然亮起。

高見大喝一聲:“都起來,有情況——”這一嗓子十分響亮,形同晴天霹靂,頓時驚醒了諸幫眾,揉揉眼睛,立時坐起,有人說道:“什麼情況,有船來了——”

可是為時已晚,那些船隻在靠近這裏一箭之地時,開始射出火箭,如雨落下。

幫眾驚呼聲中,早見船帆起火,接著船艙起火,煙火交錯,登時船上亂作一團。

高見喝道:“不要亂,不要亂——”可是,對麵船隻卻是弓弩齊發,慘叫聲中,幫眾紛紛中箭落水。

高見一時急速躲閃弓弩,倏忽間到了桅杆後,當當當幾聲,弓弩盡數射中了桅杆。高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再看身邊的幫眾,無一幸免,悉數死了。

高見都來不及悲傷,卻見到了一條人影,眨眼間上了高見的船,高見眼前一花,就感覺到惡風撲來,一時無法,推出一招“犀牛望月”,向外格擋,可是早已晚了,隻覺得肋下劇痛,宛如千萬鋼針同時入體,高見悲號一聲,掉進了水裏,直向下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