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小康之路 第八十九章:皆大歡喜(1 / 2)

聶呈祥感慨的說:“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就四十年了。恢複高考時報了名,後來生病就沒有考,第二年才去考。記得那時離開這裏回家去複習,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這都四十年了,歲月催人老呀。”聶呈祥站了起來,摸著自己灰白的頭發說:“我也當爺爺了。”聶呈獻和胡明軍也站了起來。

聶呈獻看著水田寨說:“記得第一次到水田寨來圍獵時,水田寨給我的印象是一片貧瘠的土地。四十年的變化,現在是風景秀麗江山如畫。”

“別動。”由可為站著拿著他的相機,對準聶呈獻說:“這個鏡頭好。”就‘哢,哢,哢’的給拍了幾張。

聶呈祥笑說:“還記仇了,我站在這裏鏡頭不好嗎?”

由可為拿下相機對著大家認真的說:“對你們大家說過事兒。”

“嗯。”大家都認真的聽了起來。

由可為說:“我一直都喜歡拍照,這個呈祥上學那會兒就知道的。他那時還說我考錯了學校學錯了專業,說我應該去讀北影攝影班。我舅從香港第一次回來就回我要什麼,我說要一部照相機。我舅第二次回來就給了我一總相機。改革開放,也是因為我舅。我,我們家,就是我們國家第一批最先富起來的人。一路走來除了貿易經商,我也拍了不少的照片。今年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的那些照看,對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一個圖片的記憶,我準備出一本圖冊。紀念這四十周年來的改革開放的成果,就這相機也是一個進步變遷的證明,開始用的是傻瓜機黑白膠卷,後來是彩色的,在後來的數碼相機,到現在的單反,手機拍照。光是從照片的質感上看過去,就知道這四十年來我們國家的變化有多大,在看照片裏的景象,很是讓人振奮呀。我圖冊名都想好了,就叫‘光景記憶’記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當然,每一張圖片我都會有說明的。也會一組一組的圖片對比說明。”

“可為哥。”胡明軍問:“也會有我們大青寨嗎?”

“有。”由可為說:“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不是與你拍的有照片嗎,那時還是你和冬梅在經營一個小鋪子,後來的農家樂,在到現在的假日酒店,我都拍了下來。還有呈祥的公司發展圖景”

“來吧。”聶呈祥背對著水田寨說:“我也想上你的圖冊。”

“行。”由可為拿起對著聶呈祥調著焦,然後從背包裏拿出三角架撐起了來。

聶呈祥說:“看你那架勢,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太大?”由可為邊調焦邊說:“等下我還要拍一張大的全家福,昨天我到家找好了景點。就在屋邊的的停車場,你們這裏看的到的。這水田寨的變遷也是我畫冊的一個主要內容,也是這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一個小村與沿海城市的一個變化的對比,也證明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祖國的變化。呈獻。”由可為調著相機對聶呈獻。說:“站到你哥身邊去。”

“哎。”聶呈獻應著走了過去。由可為往後退,又著調焦說:“明軍,和你親家站到一起去。”

“我就算了吧。”胡明軍說:“給哥他們照就行了。”

“去。”由可為問:“想不想上我的圖冊了?這可是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見證。”

“來吧。”聶呈祥說:“他在這裏白吃白住你的,就讓他拍幾張。到時他把你的照片上了圖冊,你向他要肖像費。他要是不給,你就告他。”

“我那會了。”胡明軍開心的走了過去與聶氏兄弟站到一起。由可為還在對著焦,在微調動著聶呈祥他們的位置,他說:“其實,就這牛市縣這四十年的改變,你們可以寫本書出來。”

“呈鳳在寫。”聶呈祥說:“修改的稿子我們都看過,也補充一些。書名也定好了,就叫《路》。是進嫻定的書名。因為有了路才有了今天水田寨的秀麗風景。”

“好。”由可為說:“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不就是我們一路走過來的嗎?”

“是的。”聶呈獻說:“我們是參與者,建設者,也是開拓者,探索者。”

“說是好,素珍。”由可為叫著一邊站著和圖冬梅說話的老伴:“來給我們拍一張,等一下給你和冬梅在與我們一起在拍一張。”

“哎。”素珍站到了相機邊。由可為叫她不要動相機。等一下叫她摁下快門就是。由可為就走過來與聶呈祥和聶呈獻,胡明軍站一起照一張相。他們的身後山下是一條路直穿過山腳下一片繁花,又繞過山寨走向更遠更廣闊的天地,花景叢中還有一條清晰映照花景遊人泛舟蜿蜒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