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1971年(1 / 3)

回到這個時代,羅格有一個宏偉的目標,那就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亦或在戰爭中生存!

羅格本不屬於20世紀,他原本是個出生在21世紀的人,也並非這個名字。在他人生的前50年,作為一名信息通信領域的研究者,他和戰爭、武器基本上是絕緣的。畢竟這個世界上雖然有些地區不時會發生動亂,但他作為一個穩定的大國的國民,又沒有參加軍隊,這些顯然是影響不到他的。因此對他來說,那些戰亂中的事情更多的隻是生活中聽到的新聞而已。

事業有成,生活圓滿安寧,羅格本以為自己的後半生也要這樣度過了,但他這個想法很快被打破了。21世紀走到下半葉,不知為何,整個世界突然就亂了。某一天,也不知哪方勢力,在一個一直動蕩的地區引爆了第一枚核彈,然後不經意間,核戰爭就爆發了。首先是一些擁有核武器的小國家被摧毀,隨後是潛在擁核國家被摧毀,再然後,擁有核材料和鈾礦石的國家也大多被摧毀了……最後,也不知哪一方先動手,核戰爭在幾個大國之間被引發,那些戰略縱深不足的核大國瞬間被摧毀,留下來的大國也同樣損傷慘重,不但在短時間內失去了大規模生產核武器的能力,還陷入了嚴重的生態災難中。但即使如此,這些國家也仍舊以常規戰爭的方式相互消耗,以為本國恢複核武器生產能力爭取時間。

整個核戰的過程並不長,在羅格的記憶中僅僅持續了不到三個月。然而,這三個月卻幾乎可以說是他的人生最灰暗的時光——不但天空中布滿了塵埃,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了,就再也醒不來了,或者醒來後承受無盡的痛苦。就在那段時間裏,他幾乎失去了所有親人,其間的苦難,讓這位溫和的研究員漸漸變得心如鐵石,投入了戰爭之中。最終,一場實驗中的意外,也不知觸發了什麼原理,讓他回到了1968年,附身到了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人身上。

這個身體的父親是個印度人——更確切的說,是個阿薩姆人,而且是個獨立分子,母親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從東南亞一帶逃難而來的華人。也因為此,在印度1947獨立並將阿薩姆強行並入後,他們一家被驅逐出境,不得已到了美國。但是,即使在美國,他們一家也備受印裔移民的欺辱,父母很早就過世了,隻留下羅格一個人,在異國獨自流浪。

最初,羅格對此很不適應,但在確認無法返回後,他還是逐漸接受了這個落後的時代,並且立下了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限製和消滅核武器的最高目標。因此,在跟隨“股神”巴菲特的操作在股市上掙下最初的資金後,他義無反顧地回到了這個身體的父親曾經為之奮鬥過的阿薩姆邦,在這個印度東北部的邊陲重新聯係父親當年的朋友,秘密成立了阿薩姆獨立陣線,繼續為阿薩姆的獨立而奮鬥。在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後,他率領這個組織投入到了1971年底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之中,期望實現自己的目標。

“打中了!打中了!”正想著,身邊的歡呼聲將羅格的思緒拉了回來。舉起望遠鏡,羅格仔細望去,隻見天空中十幾架飛機冒著火光,搖搖晃晃的從空中落了下來,其餘飛機胡亂丟下炸彈,瘋狂向上逃竄。最終,在又擊落兩三架飛機後,大部分防空導彈的動力耗盡,在空中無奈自毀,釋放出一朵朵煙花。

搖了搖頭,看著地麵上大聲歡呼的人群,羅格沒有說什麼。在他看來,麵對蘇-7戰鬥轟炸機、米格-21戰鬥機這樣的老式飛機,自己製作的防空導彈不說是發發命中,在有利條件下至少也要達到80%才算合格。如今消耗了一半以上的庫存,又精心策劃了這一次伏擊,五十多枚導彈卻隻擊落了不過十幾架戰機,這般戰果,實在讓他難以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