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詳
朝代:不詳
正值科舉結束,本屆新科狀元返鄉途中,路過當時十分有名的玄州。此時天色已漸漸暗了下來,隻得在玄州留宿一夜,明日再出發。
當夜,那位新科狀元因為報喜心切,就未成眠。於是一人獨自外出散步,不知不覺中走到了城外。
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樹林,其間一條小路,曲曲折折通向遠方。
當夜明月高掛,微風習習,又有蟲聲陣陣,這等清幽景色頓時讓那狀元睡意全無,於是便沿著那條小路走了下去。
走了有一段路,那狀元突然看見不遠處有藍光閃爍,仔細一看,卻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但與眾不同的是那溪水竟是藍色的。
狀元郎大吃一驚,正欲上前查看,但卻不巧,就在這時,天上突然下起雨來。
這可讓狀元郎慌了神,此處離城已遠,而且並無雨具在身,而且雨勢卻是越來越大。
狀元郎正不知如何是好,卻是倉惶之中看到遠處有點點燈火,便趕忙跑了上去。
走進一看,原來是一座古樸寺廟,門上掛一匾額,上書“廣相寺”三個大字。
狀元郎不顧多想,趕忙上去敲了敲門。
不一會兒,一個小和尚出來看了門。
狀元郎道明來意,那小和尚微微一笑,趕忙將他請了進去。
狀元郎謝過,跟著小和尚走了進去,卻見這個寺廟規模並不是很大,正對麵是大殿,從開著的門窗中可以看到裏麵供奉著一尊大佛。東邊是一排房舍,西邊牆角之下有幾根木樁,顯然是平時僧人強身健體之用。
正待那狀元四下張望之時,對麵已走來一位老僧,身穿半舊袈裟,麵帶微笑,說道:“貧僧剛才還奇怪為何突然天降大雨,原來是貴客到來,失敬失敬。“
狀元郎趕忙說道:“哪裏哪裏,如有打擾之處還請大師見諒。“
說罷,兩人走入大殿,狀元郎上了三炷香,之後兩人又轉入東舍一間廂房內,那裏早有僧人備下清茶。
兩人坐定,狀元郎道明身份。
那老僧卻是一驚,滿臉歡喜,說道:“真是天意啊!看來那位有緣人便是狀元郎您了!“
那狀元郎一頭霧水,疑惑地問道:“大師所言何意?“
那老僧說道:“狀元郎有所不知,我廣相寺雖然規模一般,在外也鮮有名氣,但是卻並非一般之寺。“
那狀元郎平日最喜奇聞異事,趕忙問道:“哦?不知有何不同之處?“
那老僧微微一笑,說道:“那便是在我寺之中,隱藏著一段數百年來不為人知的傳奇曆史。“
那狀元郎驚訝不已。
那老僧接著說道:“此段傳奇雖不是英雄偉事,但也並非那些神鬼幽冥。而是數百年前江湖之上,武林之中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歎的故事。“
那狀元郎連連點頭,問道:“那不知大師口中那個有緣人是指?“
老僧說道:“此段曆史乃由我寺第三代主在他持一悔師尊所記錄,在他坐化之前,曾留下遺訓,若今後有有緣人來此,則將古卷盡數封上,希望能著寫成書,流傳於後世。“
狀元郎點了點頭。
那老僧接著說道:“狀元郎今日來此實屬天意,而且文采飛揚,必定是那位有緣人啊!請狀元郎務必要完成我家師尊百年心願啊!“
說罷,那老僧便要起身下跪。
狀元郎趕忙攔住。
對狀元郎來說,文采之高自然不在話下,更兼平時就有此愛好,可是卻又一想,百年來無一人可著,難道真的和我這凡夫俗子有緣嗎?便猶豫起來。
但那老僧卻執意請求,於是狀元郎最終答應了。
那老僧欣喜不已,感激地說道:“狀元郎能完成我家師尊百年心願,老僧實在是感激不盡!“
隨後,那狀元郎留書信一封給官差,言明推遲啟程時日之時,隨後便來到旁邊的一間客房中。
房中桌上放著一個木製錦盒,狀元郎走上前去,將錦盒緩緩打開,卻見裏麵是一疊紙張,已微微發黃,顯然年代久遠。
當天,狀元郎便將其通讀一邊,感歎不已,果然是一段傳奇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