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楔子(1 / 1)

【楔子】

在中國近現代史中,至少有3次針對國寶級人物的集體大營救——

其一,1941年底,香港淪陷,國共出手營救被困的文化名人,以及盟國被困、被俘、被擊落人員;

其二,1948年中,大局將定,我黨著手迎接暫避香港的民主人士、知名學者等北上;

其三,1948年底,大局已定,國民黨緊急轉移在北平的知名學者南下。

其間,國共有目標一致的合作,有相互猜忌的分歧,更有出生入死的對抗……這一切,主要發生在極為隱秘的秘密戰線上。

【1948年5月18日晨,太行山,山路】

在晨陽下,一輛馬車慢悠悠地前行,坐著車轅的車夫抱著鞭杆垂著頭,顯然是趕了夜路。

車廂鋪了一層麥秸,麥秸上躺著一個人,身穿青布長衫,頭枕小皮箱,臉上蓋著一頂寬邊呢帽,從縫隙可以看到眼鏡的金絲邊。看樣子,應該是一名教書匠。

猛然,那人翻身坐起來,抬頭看向天空。

“老鄉。”那人喚道。

車夫迷糊著雙眼,扭頭看向那人。

那人問:“到哪了?”

車夫一邊揉眼,一邊左右觀望說:“快到了,前麵就是城南莊。”

那人臉色大變,回手扯過皮箱,從裏麵摸出一摞用牛皮紙裹卷著的大洋,一邊拋給車夫,一邊說:“借你的馬一用,快卸車!”

隨即,他扯下身上的青布長衫,將皮箱放到裏麵,緊接著抓住皮箱兩端的長衫,抖動雙臂在胸前快速旋轉,就如同包糖果似的將皮箱裹緊,然後斜背在身後,再將長衫係在胸前。

車夫已經跳下車轅,拉住韁繩,驚詫且驚慌地看著那人。

那人跳下馬車,開始自己動手給馬解套。

“你這是幹什麼?老板,你這是幹什麼呀?”車夫焦慮地哀告道。

那人並不理會,翻身上馬,兩腿一夾就竄了出去。

車夫猛然回頭,他的視線左右上下晃動,最後聚焦到空中的一個“黑鳥”上,隨著由遠及近的轟鳴聲,他臉上的困惑逐漸變成驚懼。很快,一架噴塗著青天白日徽的轟炸機從其頭頂呼嘯而過,又掠過騎馬狂奔的那人。

在前方,隱約看到一處村莊,轟炸機淩空掠過,隨之升騰起幾股濃煙,稍後傳來5聲悶響。

【同日,農戶小院,哨兵持槍站立】

在室內,那人焦慮地坐立不安。

門外走進一名解放軍幹部,那人連忙迎上前,低聲問:“首長怎麼樣?”

幹部反問:“你問的是誰?我,還是最高首長?”

那人說:“當然是後者。”

幹部微笑道:“放心吧,已經提前轉移進防空洞。”

那人長出一口,轉身抄起桌上的茶碗,仰頭一口氣喝幹了。

這人叫林子茂,32歲,西南聯大經濟學係畢業生,萬盛洋行經理,實際身份是中社部秘密情報員,或稱之為特工、間諜。

那名幹部是中社部的沈主任。

沈主任欣賞般地上下打量著他,問:“身體沒事吧?”

林子茂已恢複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輕描淡寫地說:“沒事。”轉而,他又問:“敵機炸到哪裏了?”

“其中一枚在最高首長所住的院中爆炸,彈片甚至擊碎了屋內的兩個暖瓶,幸虧最高首長及時轉移了。”

“那就是內部出了叛徒,或有敵特打入。”

“這件事不用你管。看到《五一勞動節口號》通電文告吧?”

“嗯。”

“文告是最高首長在這裏擬定並發出的,隻說在香港的部分民主人士及知名學者對此反響熱烈,甚至通電表達‘共同策進,完成大業’的意願。當然,國民黨必然會阻撓上述人士北上。因此,上級決定派你去大連。唉,你怎麼這麼驚訝?情緒外露可是幹咱們這一行的大忌。”

“這不是在家裏嗎?嘿嘿。”

“好了,我先簡單介紹下情況。目前擬定了兩條北上路線,其一,由香港轉道倫敦再經蘇聯入境;其二,由香港直接航渡到大連。你應該知道,按照盟國雅爾塔協定,蘇聯紅軍目前駐紮在大連並控製著旅順港,因此,最終選定大連航線的可能性很大。不過,國民黨方麵也可以在那裏公開活動,並為其特務係統提供有利條件,這也是派你去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不是香港?我對那裏更熟悉。”

“就是因為太熟了,也就會太招搖且危險,所以你必須去大連。記住,這次與你單線聯係的還是截和同誌。”

林子茂的思緒不由回溯到六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