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悲傷不流淚(2 / 2)

叔孫通為此到惠帝靈前痛哭了一場!

人們猜測叔孫通到惠帝靈前慟哭,不是悼念惠帝,而是宣泄自己胸中的鬱悶與壓抑,更重要的是告訴呂後,他叔孫通還在京城!這位政治敏感性特強的儒生,在這特殊的時期、利用這特殊的機會,傾訴自己特殊的心聲!

惠帝駕崩了,審食其是最震驚的一個!

惠帝駕崩了,審食其聽到這個噩耗幾乎暈過去!

審食其從呂後那裏知道了劉盈是自己的兒子後,就產生過很多幻想。現在兒子死了,什麼幻想也沒有了,連失去兒子的悲痛也要藏著,這讓審食其十分煎熬!

審食其的悲痛隻能在夜深人靜的午夜,一個人躲在被子裏麵偷偷的哭泣!

審食其想去惠帝靈前痛哭一場,但是他沒有這個膽量。因為審食其自己知道,在惠帝靈前,自己沒有公開痛哭的理由。如果跑到惠帝靈前慟哭,害怕由此引起呂後的猜疑與震怒。

原來有惠帝在世的時候,審食其一心一意跟著呂後,還有一些企圖,有一份期盼。審食其就是想明理跟著呂後,暗地裏幫助惠帝,有朝一日,能向惠帝坦誠心胸,得到惠帝那份渴望已久的親情。現在惠帝駕崩了,這個幻想破滅了!

審食其甚至想兒子沒了,什麼期盼也沒有了,不如離開呂後,找一個清靜的所在了此殘生!

最終審食其還是離不開呂後,因為權力的誘惑勝過親情!

惠帝駕崩了,呂後很悲傷!

惠帝畢竟是呂後的親兒子,這種與生俱來的血統關係、母子關係,會讓呂後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傷!

但是悲傷過後,呂後是恐懼!

呂後為什麼有恐懼的感覺呢?

惠帝在世時,皇位不存在問題,是惠帝的。但是呂後可以利用惠帝、甚至可以說是控製惠帝來操縱權力。現在惠帝駕崩了,沒有了抓手。沒有了抓手,就無法操縱權力了!不但無法操縱權力了,連臨朝稱製的合法性也受到質疑!

呂後的恐懼讓呂後忘記了悲傷!

朝廷上上下下、內內外外,陷入一片恐慌不安之中!

先說朝廷內部大大小小的官員處在惶恐不安之中!

劉盈死了,誰來繼位?這是朝廷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官員憂慮的問題!

劉盈有六個兒子,都處在繈褓之中,都不是繼承皇位的合適人選!劉盈的皇後張嫣,沒有兒子。現在被冊封為太子的劉恭,是劉盈與周美人生的兒子,不是張嫣親生兒子。因此朝廷官員對劉恭繼位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異議!

朝廷之外,聽說劉盈駕崩,很多人蠢蠢欲動!

齊王劉襄就有意問鼎皇帝寶座!

劉襄認為:他的父親劉肥是高皇帝的庶長子,按輩分算,他本人應是高皇帝的嫡長孫,在目前劉盈無太子繼位的情況下,應該讓他繼承皇位。

齊國地盤大、人口多,加上曹參主政齊國時無為而治,促進了齊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

劉襄認為由他繼承皇位既有實力,又合乎宗法製,是天經地義。劉襄甚至想,如不能名正言順地繼承皇位,他就武力逼宮!

楚王劉交也在盤算,他是高皇帝的親弟弟,資格最老,功勳最大,輩分最高。劉盈沒有合適的繼承人,他就是皇位的合適繼承人。劉交的楚國也是地大物博,人傑地靈。朝廷內外也有官員認為劉交在目前情況下,也是一位繼承人的合適人選!

還有吳國的劉濞,他雖然是高皇帝的侄子,但他認為,他在高皇帝的子侄中年紀最大,又在平定英布造反的過程中建立了功勳,在目前的情況下,他劉濞也是繼承皇位的合適人選。

還有一些手握兵權的官員,也存在非分之想!

更可怕的還有劉邦臨死之前搞的白馬盟誓:不是姓劉的不能封王,現在她這個不是姓劉的想做皇帝,那些功臣們會答應嗎?

麵對這樣一種躁動不安、詭譎異動的時局,呂後想不出對策!

呂後找來審食其,問審食其:“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審食其還在悲痛之中,誤解了呂後的意思,回答說:“我們應該全力處理好惠帝的喪事!”

呂後瞪了審食其一眼,但語氣卻很平和地說:“我們現在首要任務是鞏固權力,維護朝廷穩定!”審食其方才明白此時呂後的想法。審食其因為誤解了呂後的意思,表現出不安。

呂後說:“你快去把叔孫通找來,我有事問他!”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一章:叔孫通為呂後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