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朝鮮清冷異常,關烈的心似乎比這天氣還涼。一夜沒合眼的他一聲不吭地坐在指揮所的電話機旁,等著軍長甚至兵團的電話來。他終究沒能攔住失去理智的李彪。
接到“裏應外合”消息的陳德俊帶著坑道裏的部隊摸黑潛伏到2號陣地的山梁腳下,盡管他對這次行動心有疑慮,但通訊兵“這是師長下的命令”的話讓他堅定地執行了下去。已經急紅了眼的李彪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犯的錯誤的嚴重性,他還隻當自己若能立功,興許功過相抵。但立功心切又是一大忌。他和131團的戰士們隻知道2號陣地是之前他們修築的,卻忽視了美軍極強的工事構築能力,2號陣地已經完全變了樣!未做任何地形偵查的131團盲目地衝上了陣地,跳進了美軍的包圍圈。在密集的槍林彈雨下,本身就建製不全的131團毫無招架之力,隻有一百餘人逃了回來。而失去策應的坑道部隊隻得被迫將槍頭調回去,憑著夜色,他們頂著巨大的傷亡曆經九次終於打下了1號陣地,剛準備往3號陣地方向強攻、衝出包圍圈的他們又遭到了2號陣地失去後顧之憂的美軍的反撲。無奈,陳德俊帶著零星的部隊回到了一號坑道,但在撤回坑道途中,部隊被美軍的空襲打散了,部分人鑽進了二號坑道。
沒打下來一個陣地,沒救出一個人;卻又徒添了500餘人的傷亡。
帶著警衛連往那邊趕的關烈迎頭撞上了敗退回來的131團殘兵,青筋暴起的他握著手槍找李彪要槍斃他。一個小戰士哭著說:“李團長被美國人俘虜了!”
這件事在整個誌願軍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已經回到北京治病的彭總得知這件事後勃然大怒,他特意致電誌司,表示要嚴懲此事相關人員。
關烈被降職為131團團長,師長之位由15軍張參謀長兼任。張參謀長知道這事不怪關烈,不停地鼓勵他:“把131團重新帶起來,這仗打完了你還是師長。”可任憑心再硬的漢子這時也不會心如止水。入朝時的三個好戰友,一個犧牲了,一個被俘了,一個還生死未卜。關烈腦子裏不停地閃過一個念頭:要是老江在身邊,李彪準幹不出這事。
遭受重大傷亡的並非僅是我軍,美軍第7師9個營共8個營參與了上甘嶺戰役,而他們此刻的傷亡亦已高達2000餘人。範弗裏特親自前往美第9軍軍部主持部署調整,他將傷亡最慘重的第7師撤了回去——他們此前負責進攻597.9高地,而給予他們重大傷亡的正是44師。範弗裏特往上甘嶺方向調了3個韓軍師,接替第7師進攻任務的是韓2師,韓6師負責韓2師的側翼警戒,韓9師在史倉裏一帶待命作戰略預備。
美軍遭到重大傷亡後以韓軍來替換,立即在韓國部隊中引起軒然大波。韓國戰史中這樣記載:“美軍7師同第2師並肩作戰,進攻並占領‘三角’高地。然而因敵頑強反擊,截止25日的12天內,先後投入9個營作戰,傷亡2000多人,戰鬥演變成持久戰,因而將美7師防線交給了韓第2師。結果,第2師單獨擔負了中部前線要地的進攻。當時軍團的這一措施立即激起輿論,給人一種隻顧減少美軍傷亡的印象……第2師以不惜犧牲自己代價堅守要地的決心采取了上述對策。”雖然有後麵的豪言壯語,但韓國第2師內部大罵美軍讓他們當“替死鬼”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遭受巨大打擊的44師的首要任務是穩定軍心。張參謀長和關烈整頓部隊,把部隊暫編為一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