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這件事影響,何府雖然隻是關了一家小小的快遞行,但是聲望卻遠不如前了。
畢竟他們打壓使壞的對象,可是為百姓提供了不少便利的蓮花快遞,那可是和蓮花麵館一樣,有著極好口碑的存在。
而縣令的態度,也明顯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味的偏袒何府。百姓心中,自然也就有了新的衡量。
再加上大家都知道,蓮花快遞和蓮花麵館有一位靳舉人坐鎮。
因此,蓮花的聲望,倒是在這次事件之後,不降反漲。
而禹縣令,因為安置災民有功,順利升為了知府,朝廷又派人接管了永樂縣,不過卻隻是代理縣令一職。
一切又恢複了平靜。
何小花每天在麵館和快遞的各個門店之間穿梭,雖然忙碌,但是生意越做越大,因此倒也不覺得累,反而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靳仕延曾多次提出由他去外出巡查,但何小花每次都說,這個科舉考試越到後麵,難度越大,競爭也越大,雖然也不指望著他一定考上,但是既然決定了要考,那最起碼要認真地準備。
而且,現在蓮花的生意之所以能夠如日中天,一方麵是源於服務好,另一方麵卻是得益於靳仕延這個解元的名聲。
因此,相比於派他出去巡查,還是留他在店內坐鎮,要更明智一些。
靳仕延雖然知道何小花說的有理,但還是不放心,於是便果真請了兩位武館的大師傅,每天暗中保護何小花的安全。
天氣逐漸熱了起來,何小花有一次回家,發現之前種的辣椒已經結了好多,便摘下來嚐試著做了少量的幾樣川味的菜肴,在麵館內推出了相應的蓋澆麵和炒麵。
結果試驗挺成功,於是便逐漸地又增加了許多辣味的拉麵種類,同時,為了保證供應,又大麵積種了一批辣椒。
時光如梭,轉眼間已經到了會試的日子,由於這次考試在京城,路途遙遠,來回耽擱的時日也相對長一些,靳仕延不忍與他家小娘子分別太久,便強烈要求帶上何小花一起進京。
何小花一則擔心靳仕延壓力太大,獨自進京怕有不適應;二則自己也想趁此機會進京瞧瞧,為下一步事業的發展探探路,於是便欣然答應了同往。
好在這個時候,麵館和快遞的生意都已經穩定了下來,而且也新招了不少小工,人手倒是夠用,因此便放心地把麵館交給了林伯和王嬸,快遞交給了何牡丹和李如虎。
何小花和靳仕延又分別跟家裏告了別,便收拾行囊,也不帶隨從,隻雇了輛馬車,輕裝進京趕考去了。
難得有如此二人獨處的機會,會試過後,二人可是在京城內好好遊逛了一番。
不幾日,榜出,靳仕延不負眾望又是第一名,會元。
消息傳到永樂縣,靳老夫人大擺筵席,宴請賓客,蓮花麵館和蓮花快遞,也按照何小花之前的囑咐,紛紛推出各種優惠,以示慶祝。
靳仕延和何小花則留在京城內沒有回去,因為還要準備接下來的殿試。
一個月後,靳仕延參加殿試,順利登科,高中狀元。
皇榜一出,永樂縣舉縣歡騰,靳老夫人更是大喜,總算光耀了門楣,於是命人接連擺了一個月的宴席。
而京城這邊,因公主見靳仕延一表人才,心生愛慕,想要招為駙馬,於是央皇上親自賜婚,皇上應允。
卻不料靳仕延早已心有所屬,竟當場駁了皇上的麵子,龍顏不悅,雖未當庭震怒,卻是給靳仕延隻發派了永樂縣縣令一職。
何小花聽說了這件事,隻覺心有愧疚,靳仕延卻不以為意:
“我當初決定考這個狀元,也不過是為了完成對你的承諾,至於做什麼官,甚至做不做官,於我而言,都無所謂。”
何小花聞言感動不已,於是兩人欣然收拾行囊,回了永樂縣。
回去後才發現,憑借著“靳狀元”的助力,蓮花麵館和蓮花快遞的生意又上了一個台階,以何小花的身家早就成了當地的首富。
而靳仕延回去之後,也沒閑著,立馬稟明了祖母,擇日親自帶人到何小花家裏去提了親。
然後挑個良辰吉日,拜了堂完了婚,兩人的故事一時傳為佳話。
至於何實,憑借著自己對武學的熱愛,加上後來靳仕延的一些點撥,也於兩年後順利考中了武狀元。
並且在京城,意外重逢了當年與自己換了一顆珍珠的慧曦郡主。
此時的慧曦郡主,早已出落得越發亭亭玉立,見何實雖然腦子笨了點,但卻憨厚正直,於是便芳心暗許。
最後,由皇上親自賜了婚,也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
永樂縣一下子出了文武兩位狀元,更是名噪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