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抱怨的時候,換個想法看問題(1 / 3)

當推諉成為家常便飯,當拖延成為例行公事,當多數事情以抱怨告終,你的生活已經進入惡性循環。如果你抱怨每一件事都不盡人意,這說明你需要改進,需要提高,需要更主動地嚐試。壓製抱怨的念頭,用行動修正生活中的不如意,與其怨氣衝天,不如發憤圖強。

抱怨,無能者的看家本領

這是一個講究生活質量的時代,高質量的生活評判標準除了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以外,最重要的當屬心靈是否富足,而一個富足人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不抱怨。

身邊總能聽到這樣或那樣的抱怨。

被領導批評了、工作壓力大了、工資低了、物價又上漲了……在生活中,一些人為了逞一時口舌之利,往往大發牢騷。可是,抱怨能解決問題嗎?抱怨能使你擺脫現狀嗎?抱怨隻會令你的心情愈加不好,事情愈加糟糕。

有一位年輕的農夫劃著小船從一個村子向另外一個村子為居民運送自己家的農產品。此時的天色已經很晚了,尤其是在夏季裏,酷暑難耐,農夫心裏十分地急躁,希望早點完成運送任務後回家。正在農夫快速劃船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另外一隻小船正順河而下,迎麵朝自己駛來。這是一條很狹窄的河道,他眼見兩隻船就要相撞了,但是那隻船並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想要撞翻農夫的小船。

“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白癡!”農夫大聲地向對麵的船吼道,希望對方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農夫的吼叫好像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盡管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那隻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小船。此時的農夫被徹底激怒了,他歇斯底裏地向那艘船吼道:“你會不會駕船呀,我都為你讓開了,你竟然還是撞到了我的船上!”

當農夫再次仔細審視那條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這隻是一隻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而他剛才的大喊大叫、厲聲責罵壓根兒就沒有人聽。

習慣抱怨的人不見得不善良,但他們是最不受歡迎的群體。抱怨者認為自己經曆的事情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內心被不滿、不平等情緒占據,隻會導致自己的性格和脾氣變得古怪、偏激,有時稍微受到外界刺激,便不能容忍。而一個心智如此急躁的人,怎可能理智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

要想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質量,抱怨的話最好要杜絕,因為沒有一件事情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男人在年齡很大的時候也沒有找到讓自己滿意的人生伴侶。於是,他來到了一家婚姻介紹所尋求幫助。走進大門以後,他看到了兩扇小門,一扇門寫著“漂亮的人”,另外一扇門寫著“不太漂亮的人”,男人很自然地推開了“漂亮的人”那一扇大門。打開這扇大門以後,他又發現了兩扇大門,其中的一扇標注著“優雅”,另外一扇標注著“俗氣”,男人又毫不猶豫地推開了“優雅”的那扇門……就這樣,那人一路走過去,一路選擇的都是美好的品質。當他走到最後,準備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完美的伴侶時,門上寫著一行字:“對不起,您需要的伴侶太過完美,我們無法提供。”

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一個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知道一切都是不完美,所以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當一個人學著不抱怨時,那麼再看周圍的家人、朋友、社會,就會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美好的。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抱怨,甚至不需要言語,直接用我們的行為去改變一件事。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當我們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時,好好表達自己的期許,就會發現,問題原本可以得到高效解決。

大學畢業後,畢業於法律專業的李雷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暫且在一家保險公司當了業務員。剛到公司上班,李雷就發現公司裏大部分人不敬業,對本職工作不認真,他們不停地抱怨著,抱怨工作難做,抱怨待遇太低,抱怨保險行業不景氣,抱怨專業不對口……幹活也提不起一點興趣。

盡管李雷也很認同這些觀點,但是他認為“抱怨半天又沒有什麼用,不也照樣得幹嗎?既然能找到這份工作,就要好好珍惜,力爭把它幹好吧”。就這樣,他沒有任何的抱怨,而是一頭紮進工作中,踏踏實實地幹活。無論接收到老板的任何指派,他都一絲不苟地完成,沒有任何的怨言。

但是,保險是一份讓人很頭痛、很難做的工作,李雷的工作開展起來也很困難,第一個月拿到的隻是最基本的底薪。怎麼樣做才能讓人們願意接受保險業務員呢?為此,李雷在社區裏舉辦了一場場“保險小常識”講座,免費為社區居民講解保險方麵的常識。漸漸地,社區居民們對保險開始產生了興趣。

再接下來,李雷的工作就進行得順利多了,業績也突飛猛進,還受到了經理的重用、同事們的歡迎。時間一長,李雷居然後來者居上,成了公司裏的“頂梁柱”,而那些隻會不停抱怨的同事,還是依然業績平平,虛度著年華。

李雷深知抱怨無濟於事,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改善處境,他認認真真地從小事做起,踏踏實實地對待工作,沒有任何的怨言。也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以客觀和冷靜的頭腦分析當前的情況和原因,然後找到擺脫困境的方法。最終,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贏得了公司領導的賞識,獲得了更多發展的機會。

既然抱怨沒有任何的用處,而且還會使我們變成憤怒的人,變成無所作為的人,那麼,現在我們就要改變自己的方式,摒棄那些無意義的、無休止的抱怨,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憑借自己的力量改變所處的環境。也請大家記住,永遠都不要去抱怨。你可以選擇自己的言語,創造自己想過的生活。

找出口,不找借口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稱自己壓力很大。當然,現代社會發展快,節奏緊張,競爭又激烈,無論工作、生活還是家庭,各方麵都麵臨著一定的壓力。

然而,很多人不是化壓力為動力,而是把壓力大變成了一句句的口頭禪:“我已經被壓力擊垮了!”“我的工作壓力太大,都成了機器。”“家庭快要把我逼瘋了,我受不了這種壓力。”

於是,抱怨的多了,壓力就為懶惰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借口。一遇到困難或稍微有點不舒服,就喊壓力大,很累,很疲憊。其實,認真想一想,壓力真有那麼大嗎?壓力真的讓你喘不過來氣嗎?

其實,壓力的重量是人們自己感受出來的,這個東西虛無縹緲,別人看不到,所以人們習慣於將壓力當作借口,反正別人不知道自己這句話的真實性,還能將自己標榜得了不起一些。可是,你為自己找借口的意義是什麼?讓別人眼中的自己高大一些?就算今天的你形象尚可,時間久了,你逃避責任的本性一定會顯露出來。

遇到問題應該解決問題,而不是指責問題,既然困難擺在眼前了,那就要積極尋找出口,而不是躺在困難麵前想各種借口。時間一樣地流逝,與其在那裏浪費時間,還不如相信自己,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很多事情,隻有改變了自己的觀念、想法,才能找到突破口。若是被懶惰吞噬,那麼最終就隻能被困在一個不幸的世界中。

懶惰會把一個很有潛力的天才變成一個庸人,而找借口就是懶惰之人的一種表現。因為懶得去尋找解決辦法,所以將一切都交給了借口。但事實上,找借口所付出的無用功比找出路付出的努力要多得多。撒一個謊要用100個謊言來圓,為了自己的借口可信一些,人們便絞盡腦汁地思考各種能夠逃脫責任和不利言論的理由。到最終,忘記了自己最根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