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沒啥好品的啊,香檳那麼貴,肯定都是一分錢一分貨。硬要說的話,有幾個點可以提一下。首先是香檳和其他白葡萄酒一樣,都需要冰鎮之後再飲用。其次普遍認為喝香檳用笛型杯,就是細細長長的那款,可以很好地觀賞香檳的氣泡。但注意,這裏說的是觀賞,說白了也就是用來端著起範兒用的。真正品鑒香檳的話,最好還是用大肚的白葡萄酒杯。在品鑒的時候,固然可以看看是否有源源不斷美麗細膩優雅的氣泡,如果沒有也沒關係,這不重要,看味道。味道上的品鑒其實就和白葡萄酒差不多了,除開香氣之外,白葡萄酒因為沒有單寧作為骨架來支撐,整體是由它的酸度作為骨架的。那麼這個酸度的平衡感就很重要了,不能太淺,那樣就失去了骨架。也不能太酸,那就太緊實了,都不如去喝個汽水。到底哪樣算好,就看個人的口感了。”
“另一點倒不是喝酒,而是開香檳,這個一定要注意。起泡酒的內部是有氣壓的,普通的起泡酒大概有1.5個大氣壓,而香檳裏有2-3個大氣壓,也就是說你開瓶的一瞬間,會感覺到明顯的推力。所以經常看到一些貨將香檳用力搖晃,然後把蘑菇塞當炮彈打出去,接著噴得滿地都是。這是既浪費又騷包的做法,好孩子不要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解開蘑菇塞上固定纏繞的金屬絲線,全程都要用掌心頂住蘑菇塞,然後緩緩轉動它,讓它內部的氣壓一點一點地把蘑菇塞頂到你的手心。香檳正確打開的時候發出來的聲音應該是幹脆低沉的,被稱之為貴婦的吟歎。當然還有一種方法是將冰鎮的香檳拿在手上,然後用刀快速劈砍瓶口,將整個瓶口削去,這個也是個騷包的玩法,好孩子一樣不要學。”
聽他介紹完了香檳,林珞然翻了翻酒水單,興奮道:“師傅,葡萄酒的是不是都介紹完了?”
“大致的介紹完了,但這都隻是初級的初級而已,不過你要是能完全掌握了這些初級,再稍微在品種和產區上下點功夫,多喝幾瓶酒,去考個WSET的二級侍酒師應該不成問題。”
林珞然看了看身後,“那師傅,明天還來麼,再教教我威士忌好不好。”
“威士忌啊,哈,威士忌是個玄學領域。好吧,既然你這麼上心,那我明天再來。”
白天,林珞然拿著手中的筆記本,穿梭於各個商場和紅酒坊中,其實以她的聰明,應付起無名酒館的工作已經沒有前兩天那麼困難,但她仿佛就是被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開始真心想要了解這些東西,學習這些東西。
晚上李牧果然又來到無名酒館,他這次卻沒有再獅子大開口,而是隨便指了一瓶酒,然後又指了指架子上一排特別的小杯子。這瓶酒的價格很一般,並不貴,但林珞然隻認得上麵的Whisky字樣。而那個杯子特別在於,本身很小,杯底厚實,杯子猶如一個未開的花苞,或者說,用煤油燈上麵的那部分來形容也很貼切。
“今天跟你講講威士忌,其實威士忌並不在我擅長的領域裏,但是同為知名的高度酒,我自然也是涉獵了一些,反正同你說的也都是些初級掃盲知識,倒也沒啥影響。但咱這畢竟是虧著心,今天我就不宰你了。”
“哪的話,師傅,你想喝什麼就說。”
“就這,挺好。這瓶克拉格摩爾的年份很低,價格便宜,但是香味卻很殷實,回味也足夠,對於這個價位來說,可以算是物超所值,很不錯的一款口糧酒。”
“先同你說說威士忌,這是用大麥或者穀物釀造的,從原材料上來說區分為單一麥芽威士忌和單一穀物威士忌以及調和型威士忌。前兩者就是原桶原料,直接勾兌,正如我所說,蒸餾後的酒都是高度基酒,需要勾兌成40度左右的成酒來上市。當然也不乏一些廠家為了噱頭,會直接將原桶的酒出售,這樣的酒就有著更高度的酒精,當然價格也更高。”
“從國家地域來看,威士忌的大本營自然是蘇格蘭,這也是單一麥芽的大本營。其他出名的還有清淡柔順的愛爾蘭威士忌,口感輕柔的加拿大威士忌,和蘇格蘭相近帶些鹹鮮的日本威士忌,以及風味濃鬱口感甜潤的美國波本威士忌等。我主要同你介紹一下蘇格蘭威士忌,在蘇格蘭主要有五大產區,分別是高地(Highlands)、低地(Lowlands)、斯卑賽(Speyside)、艾雷島(Islay)、坎貝爾頓(Campbeltown)。不同的產區都有各自代表性的蒸餾廠和鮮明的風格,比如斯佩塞是大牌雲集的產區。艾雷島則以泥煤味風格著稱,也有人叫它消毒水的味道。這些風味在愛好者心中呢是各有偏重的,不論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