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 第六十三章 桃園弑君(二)(1 / 2)

趙盾跑了一會也被追上,隻得回身奮力與甲士們交戰。正在漸漸不支的時候,忽然後麵追上來的一批甲士中,有一人跑到趙盾身邊,用長戟幫他一起與眾甲士搏鬥,二人且戰且退,終於逃出了宮門。

甲士們不知什麼原因,沒有追出來,二人逃到大街上,趙盾這才問起這位甲士為什麼幫他。

原來很久以前趙盾有一次去首陽山打獵鍛煉身體,晚了住在附近一個叫翳桑的小村裏,在路上見到一個人暈倒在路旁,趙盾把他救醒問他有什麼病,這人說已經三天沒吃飯了。

趙盾就把帶的幹糧給他吃,這人吃了一半,把剩下的一半揣入懷中,趙盾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不吃完?這人回答說:“我為了報考公務員,在外求學三年了,現在回來,不知道老母是不是還在,想把這點吃的給她留著。”

趙盾一聽大為感動,這是個大孝子啊。就讓他把幹糧吃完,又派人給他做了一匡飯和肉,讓他帶回家。

後來這人報考國君衛隊被錄取了,在這次行動中看到恩人趙盾遇險,他就奮不顧身的反戈一擊救了趙盾。

現在聽到趙盾問他,他隻回答了一句:“我就是那個在翳桑村外餓倒的人。”

趙盾又問他姓名住處,他沒有回答,向趙盾施禮後,就獨自逃走,從此不知所蹤。

《左傳》裏記載他的名字叫靈輒,這個應該不是他的真名。輒是車廂上左右兩邊向外翻出的部分,也叫車耳,作用是坐車的人把手搭在上麵的比較舒服。

延伸的意思就是坐車貴人的隨從、衛士之類的,靈輒,就是晉靈公衛士的意思,是一個身份,而不是一個名字。

趙盾在提彌明和靈輒的舍命護衛下逃過的一劫,也不敢回家,直接逃到了國境線上,準備隨時逃出國去。不出意外的話,他以後的命運就應該像他當年的政敵狐射姑一樣,在外國孤獨的了此殘生。

這時他的堂弟趙穿追上他,向他問明事情原委後,趙穿說:“您先別逃出國去,請在這裏等我消息,看看局勢變化再做決定。”

趙穿的路數和晉靈公有一拚,都是簡單粗暴的人,他回到國都後,二話不說召集部眾攻入桃園,直接把晉靈公殺了。這就是趙盾重點培養的希望之星,膽大妄為、無法無天。不過現在的局勢還有什麼可說的,不是你晉靈公死,就是我趙氏亡。

事後,趙穿接回趙盾繼續做他的中軍元帥,晉國的天下還是他趙家的。趙盾也不追究趙穿的什麼弑君之罪,反而派他去周國接回了晉文公的庶子、襄公的一個弟弟公子黑臀回國繼承君位。黑臀?大概是屁股上有個黑色的胎記。

趙氏搖身一變從弑君的罪人,變成了擁護新政府新君上台的功臣,地位依舊穩如泰山。

但是弑君這種事,在那個時代畢竟是幹得說不得。趙盾雖然霸道,對自己的名聲還是蠻在乎的。

有一天,國史館的史官董孤把桃園事件的曆史記錄寫好了,拿到朝會上公之於眾,最後的結論是:趙盾弑殺了他的君主。

一聽這話,趙盾當場就炸毛了,大呼冤枉:“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董孤淡定的說:“您是正卿、是中軍元帥首輔,事情發生的時候,您出逃沒有離開國境,回來後又不追查凶手,主謀不是您是誰?”

趙盾啞口無言,愣在那裏半天才引用了一句《詩經》裏的話說:“是我心懷國家,結果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憂愁啊!”

孔子評價這事兒說:“董孤,是古代負責任的好史官,實事求是。趙盾,是古代的好大夫,為了法律而遭受惡名,真可惜,如果逃出國不就沒事了嘛。”

趙盾算要是能算好大夫也是見了鬼了,逃出國,是遠遠不夠的。不回來,才能算他有一丁點兒君子之風。

公子黑臀被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砸中了頭,坐在家裏啥事沒幹,平白無故的成了晉國國君,史稱晉成公。不過他回來一看晉國當今的朝局,頓時深感這世上還是沒有免費的午餐啊。

當年的驪姬之亂時,驪姬曾在神前詛咒,要讓晉國的群公子永遠回不到晉國。於是晉獻公製定了驅逐所有公子,禁止他們回國的法令。

到了五十年後的今天,晉成公回來一看,在別國應該是天之驕子公族國人,在晉國居然屬於弱勢群體。在稱霸過程中功勳卓著的六卿和其他家族的族人人多勢眾、聲勢浩大。相反公族卻人丁單薄、門庭冷落,竟然沒有一個公族人進入內閣成為六卿,朝廷的政權都掌握在非公族的家族手中。

什麼是公族呢?有一個很簡單的辨認辦法,一個諸侯國內凡是叫公子、公孫的就是公族人。叫公子的,有可能晉文公的兒子,也有可能是晉襄公的兒子,不管是哪個公的兒子,隻要是國君的兒子,都叫公子。

公孫呢?不管是晉武公的孫子,還是晉獻公的孫子,都叫公孫。

所以您要是穿越到晉國去了,請一位公子和一位公孫一起吃飯,在您問清楚之前,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公孫一定比公子的輩分低。有可能這位公孫是晉武公的孫子,公子是晉襄公兒子,差了一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