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行(1 / 2)

木陽,22歲,襄樊人士,師範學院畢業,目前剛滿實習期一年。

理想抱負往往與現實南轅北轍。木陽初中就勵誌做一名教育工作者。改革教育方式,擴展教育思維,給所有莘莘學子一條“生路”。

七月一日下午4點,某希望小學下課鈴聲響起,教室裏一片喧鬧聲。木陽用盡全身力氣吼道:同學們,九月一日開學,別忘了時間。然後教室裏爆發出更加強烈的呼喊。

一臉無奈的木陽關掉風扇,檢查門窗,確認沒問題,然後把教室門鎖了起來。

熱血總會消沉,激情終歸平淡。一年的磨煉讓木陽知道了血肉與棱角摩擦的感覺。比魔鬼更可怕。

希望小學一共5個年級6個班。木陽擔任3個年級6個班的語文老師,數學老師,英語老師,順便還是啟蒙班的英語啟蒙指導顧問。身兼數職,有種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感覺。

然而,全校一共隻有40個學生。

木陽在畢業實習時,主動申請去邊遠山區曆練,被母校校長親切握手問候,並且各種看好你雲雲…

希望小學地處山腳,是附近山區6個村落的唯一希望。老一輩人紮根大山,有了感情便不願意挪走。深知山區貧困的他們,拚了老命的采山貨賣錢給小孩上學。

希望小學是某位明星援建的,這是並不是第一所,也不是最後一所。木陽很佩服他,視他為榜樣。

因為是孩子們唯一的希望,所以學校備受村民關注。用水困難,村民自發組織開渠引流,把河水引到學校旁邊。學生離家遠,中午住校沒床位,村民自發捐獻自家涼席被褥等等…

每到山果成熟,學校院子裏總會堆滿各種野果。這是木陽能夠堅持一年不離開的幾個原因之一。

最大的原因就是,當地教育有關部門給他承諾,如果木陽能夠在這裏堅持3年,就在市給他分配工作,待遇不錯的那種。

3年,差不多能讓這批孩子為走出大山打一點基礎。雖然苦了點,但是作為木陽的信仰,為教育事業做貢獻,他牢牢記得。

木陽回到教室對麵的辦公室,也是宿舍,辦公住宿一體。癱瘓在床不想動彈。心裏盤算著,這個暑假有點長,一定要好好休息休息,順便做一個人生規劃。

心想著,暑假回家一趟,然後旅個遊,多接觸一下現代都市生活,怕脫節太嚴重了。

對了,還要去一趟學生家裏。

昨天得知一位學生的母親病倒,那位母親平時對木陽很好,總是送一些雞蛋什麼的。木陽打算明天去看看,再留一些錢,畢竟山裏人賺錢少,看病也是很要命的事。

木陽一看表已經5點,到了做飯的時間,趕緊起身出去撿柴火打算燒火做飯。

學校加上校長也就3個老師,另一個老師是本地村民,放假了自然回家住宿。校長在縣城安的家,今天壓根沒來。平時都是一塊兒做飯吃,現在隻能木陽一個人。

山區用燃氣根本不可能,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燒柴火。廚房煙筒不太好,整個屋子都熏的非常黑。燈泡也不是很亮,木陽臉上跳動著橘紅色火焰。

外麵天色已經看不到太陽。木陽盯著火堆,目光裏火焰閃閃爍爍,隻剩下柴火劈裏啪啦的聲響。仿佛時間這一刻突然拉長,此時木陽心裏一片寧靜空曠,似輕煙繞水,似霞映殘陽。

這種感覺就像茅塞頓開,借古人話講:頓悟。木陽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異樣,隻是突然覺得輕鬆自在,突然就明白了某些道理。

他很享受這種感覺,索性放空心態,靈魂自由…

突然,“咕嚕”聲打破寧靜,木陽頓時緩過神,自己餓了。這是走神了多久,火都快滅了,一陣自嘲。吃飽喝足才能YY啊,趕緊添加木柴,水開了下麵…

煮好了麵,就著村民的自製辣醬,豆瓣醬,涼調青辣椒,醬油拌朝天椒,開始今天的晚餐。

晚飯過後,木陽端坐校門口石磨盤上,點了一根煙夾在手裏。他不會吸煙,直到煙燃燒殆盡都不會吸一口,可能他喜歡抽二手煙吧。這個習慣是他來這個地方半年後才開始的。那年寒假,木陽戀愛4年的女朋友,分手了……木陽把這一切歸為,命。

就這樣,煙霧在眼前輕輕飄起,透過煙霧看遠方,似真似幻,分不清真假。直到黑暗線鋪天蓋地從遠方奔來…

木陽扔掉熄滅多時的煙頭,轉身回到宿舍,深吸一口氣,沒洗漱,直接睡覺。

翌日,鳥聲清脆,空穀回響,6點,木陽起床,端著臉盆來到水渠邊洗漱。然後燒火做飯,7點時候就已經一切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