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一念執著,一念情深(結局)(1 / 3)

一年半後。

剛到除夕佳節,京城中街道來往行人絡繹不絕,天色晴明得好,到了晚上,夜幕降臨,月亮在天上露出了彎彎帶勾的笑臉,四周星光點翠,人們競放花燈,大街小巷無一不四處點著燦爛的燈火。

護城河上也有大小裝潢豪華貴氣的泛舟船舶,些許個身份不菲的達官顯貴坐在上頭,船艙裏有舞女與樂師正翩翩起舞,絲竹管弦聲飄飄不絕,共同普頌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力強盛。

這些景色中最引人注目的,當真是從城樓台上過了辰時開始點燃的禮炮和煙火,幾聲的轟鳴在頭頂響過,夜空裏相繼怒放了一朵又一朵五光十色的花朵,實在繽紛得不得了,叫人顧目不暇,這般光景,真真稱得上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有一粉白相間衣裙的女子,頭上戴了帽紗,正在護城河邊提著裙角,端步緩緩上了岸邊停靠的一艘畫舫,畫舫上燈火通明,隻見裝飾便是矜貴,雖說不比其他遠處河中有舞女樂師奏樂起舞的高調,還不如這般不與旁人整流獨自欣賞天上地上燦若星河的美景來得入心。

隻是這畫舫主人今日卻不完全能安心欣賞這樣的美景,這便也是女子一手提著狀似藥箱的木匣子上了畫舫的緣故。

據師傅介紹,這是一個已然病入膏肓的病人,一年前生了場大病以後,無論看什麼有名的醫生都不見好,一年以來病情繾綣,愈發嚴重。

好在家中殷實,也不知是因了什麼典故,結識了師傅,知曉他一生為醫,卻個性太過獨特,便主動出了銀兩接濟他們,讓師傅安心尋藥,製作藥方,也才有心力帶著兩個女徒周遊各國,教授些醫術。

另外師傅本就是個嗜酒如命的貨,寫著藥方時也要喝酒,特別是新釀女兒紅這類的新奇物絕不放過,若不是有這位公子出手相助,再多的盤纏都不夠給他老人家打酒喝的。

公子病了的消息派人傳送給了師傅,正好他們途徑皇朝,師傅便直接先派她來為公子把脈,看是否能探出病因,師傅因為時遇除夕,見這京城一派繁華和樂,歌舞升平的景象,竟也不顧了公子自己喝多了,說白了,自己今夜來不過是個為師傅應了別人卻不能守信的掩飾。

一見這船舫裝修的華麗,再想皇朝本就地大物博,京城裏殷商富甲很多,看來師傅又可以趁此次大撈一筆買酒錢。

船上的小廝引了人到船頭,便進了船艙說向主人報告一聲,蘇瀅便一人站在船頭,掀開了帽紗的一角,抬頭望向了還在綻放迷人煙火的夜空,心中有思緒,萬般感慨。

明明隻有不到兩年的光景,卻隻像是過了一世,曾經皇朝的花燈會上,自己也欣賞過這般輝煌耀眼的煙火,那時候在自己身旁有一個人,勾著得意的笑意牢牢盯住自己,說是為她才特意讓人備得隆重。

她自前年隨妙菱從冥月王城裏逃出,一路上根據楚夜的消息,終於在冥月境內的一間酒坊裏找到了藥老。

妙菱身上帶著楚夜寫好的書信,藥老不過看了幾眼,先是罵罵咧咧幾句楚夜是什麼小兔崽子之類的渾話,之後便直接讓蘇瀅和妙菱從為他打下手開始,辛辛苦苦任勞任怨背醫書又隨他以動物為對象實操看病了好幾個月,才被他正式收做女徒。

即便是藥老本人醫術如神,教導之事也是極有實用,若本身有醫學本領的大夫來學必定有如神助,她們兩個沒一點基礎的,學到現在除了一些常見的小病症以外,根本不能出師,妙菱學成在蘇瀅之下,隻得派蘇瀅前來了。

小廝從船艙裏推開門出來,滿臉笑意地引著蘇瀅進去,蘇瀅跟在他身後,隻見是船艙中央從頂降下了一小麵的珠紗布簾,正好將紗簾後盤坐的人完全遮住,在燈光的照耀下,隻能大概看清了人影的輪廓。

來前師傅並未說明此人患的是何疾病,隻聽說是患了難開口的隱疾,如今見他這般遮遮掩掩的陣勢,想來這病是表在了皮膚,或是讓人麵色晦暗,所以才不敢見人的吧。蘇瀅想到這裏,從藥箱裏拿出了脈枕和小台,對紗簾後的人影說道,“公子,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