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考證,‘小姐’的稱呼在元明清時地位最高,基本屬於漢語詞典裏的說法。像元代王實甫的雜劇《西廂記》裏,丫環紅娘叫崔鶯鶯都稱‘小姐’,這大概是最高上限了,再往前的宋唐及以上的所有劇目中,被稱之為‘小姐’的,身份和地位其實是相當卑微的……
“就元明清和現在比較而言,‘小姐’的地位變化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身份不同,以前是良家女孩,如今是風塵女子;二是以前有尊敬喜愛的色彩,如今有輕蔑鄙夷的味道;三是指年輕女子,強調未婚。如今指行業群體,年齡放寬,結過婚的從事此行業,都可稱之為‘小姐’……
“而眼下的社會對這個稱呼用得很亂,在你這裏的每個女孩我們都叫小姐,這是正宗的做‘這個’生意的小姐;而在商場和酒店,把營業員和服務員稱之為小姐的大有人在。比如空中小姐,乘客稱空姐不叫‘小姐’叫什麼呢?直呼‘空姐’?沒聽說過;叫‘姑娘’,來杯咖啡,太土;叫‘丫頭’,來杯可樂,有輕蔑的嫌疑;叫‘大姐’?空姐中有哪位是符合大姐形象的?所以我覺得,當今社會,對‘小姐’二字的稱呼,是最為‘雜叫’的年代。但具體以什麼年代劃分,目前似乎並無定論。”
看來他再有才,學術界和曆史學家沒有定論,他也就隻能說到這份上了。
“你對現在小姐的稱呼感覺如何?”我問。
“很好聽,很柔弱,讓人聽在耳朵裏不覺得齷齪,就像你店裏這些小姐,在我眼中,仿佛都帶有一種被蹂躪過的美& 8226;& 8226;& 8226;& 8226;& 8226;& 8226;
“這個稱呼要比什麼妓女雞賣淫女等顯得尊重得多。其實就小姐而言,確實有值得尊重的一麵。她們讓許多到這裏來的男人,填補了一次在自己妻子那裏得不到的感覺和性生活的盲點;另一方麵,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婚姻是私有製的產物而非人性化的產物,它必定有著先天的缺陷和不足……
“而這些小姐們,正是彌補這種缺陷和不足的天使。倘若我們上海男人能多娶幾個這些出生在幾千公裏以外的小姐為妻,那對下一代智商的提高,將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一代的智商?”我有點不太明白。
“對,這是肯定的。你知道猶太人為什麼聰明?人類的智商一般在九十至一百之間,而猶太人的智商比人類高出二十至三十左右,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遠血緣繁殖的結果。
“因為猶太人有二千多年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曆史,他們與當地人通婚,客觀上形成的這種遠血緣繁殖的後代,肯定要超過近血緣後代的智商。像移民國家的美國,加拿大男人跟意大利女人通婚成家;中東的女人跟比利時的男人交配……
“這樣,聰明的人就特別多。再比如我們上海,也是個移民城市,山東人嫁給浙江人,廣東人的老婆是江蘇人,四川的女人找了個北京男人,他們都在上海安家落戶,繁衍後代,因此上海的能人就比較集中……
“其實要說真正的上海人,就是現在的本地人,以前都是種地的農民。還有,遠血緣繁殖的後代一般都比父母漂亮,就像我們生活中見到的混血兒便是例子。
“周立波說他當時想不通,費翔怎麼會如此俊美,後來聽說他是混血兒才明白,說自己若是混血兒,充其量隻是越南和緬甸的距離。我說這些是想表明,未來的上海在後代的智商上,將很難再占優勢,這一點已經在眾多領域有了萌芽狀態& 8226;& 8226;& 8226;& 8226;& 8226;& 8226;
“所以,為了祖國的未來,國家應該倡導男女通婚最好拉開距離,甚至可以作出某種獎勵,且距離越遠獎勵越高。若是衝出亞洲通婚,可作為‘遠血緣’的最高獎……”
“各位小姐們,”我忍不住大聲笑著說,“你們趕快想辦法找個上海男人嫁了,國家會有獎勵呢!”
小付說:“聽他的呢,要拿這個獎,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季大哥跟我進去,幾分鍾後獎項就出來了。走吧,季大哥!”小付說完上前去拖季曉軒,我不用看就明白輪鍾牌正好排到她。小付也知道季曉軒從不會讓小姐吃“彈皮攻”的。
就在這位季先生拉開門簾的那一刻,他回頭說了句讓人想笑又笑不出來的話:
“告訴你們,快槍手不是早泄,但是早泄也比陽痿成功,因為它畢竟走過整個過程。
我隻在乎頃刻的擁有,在這裏不考慮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