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德希亞聯邦,前線指揮部)
“我們要在白令海峽對聯盟本土實施初步封鎖。”聯邦太平洋第二艦隊司令霍華德少將對著全息台發言。“如果我們拿不下阿拉斯加,我們就沒有跳板向聯盟本土投放地麵部隊。”
“我們也許可以嚐試大規模空投軍隊。”太平洋第一艦隊司令雷德爾少將插嘴。
“運輸機無法空投重型坦克,而且能夠進行空投的巨型運輸機缺乏保護。”太平洋第三艦隊司令卡德拉中將說,“沒有製空權,我們就永遠沒法保護海軍艦隊,我們的防空導彈會被迅速消耗。”
“我們現在談論這些太早了。”第四艦隊司令唐納德少將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支援,對聯盟本土的進攻為時過早。”
“現在暴露出了幾個問題。”大西洋第一艦隊司令巴唐瑟少將指出,“太平洋艦隊消耗過大,而聯盟不可能短時間把西部艦隊調回太平洋,因此聯盟此時的大西洋艦隊實力最為強勁。”
“如果聯盟想要進攻聯邦本土,這是最好的時機。新柏林靠海太近,反艦導彈可以隨時轟炸整個新柏林。”
“聯盟的彈道導彈發射單元已經被我們精確的‘點對點’打擊破壞的差不多了,估計剩餘的發射基地還有數十個,可以同時發射上百枚彈道導彈。我們如果想要保護新柏林,就要首先動手!”大西洋第二艦隊司令維蘭澤爾中將說,“我們隻要在大西洋戰場給予聯邦海軍重創,就可以擁有充足的戰略優勢!”
“星際艦隊呢?不管我們海軍多強大,隻要一艘戰列巡洋艦進入大氣層,我們的艦隊就全部完蛋!”雷德爾少將表示反對。
“那我們就要首先殲滅聯盟的星際艦隊!”
“你怎麼知道不會是他們殲滅我們?”
“安靜。”雷曼中將敲了一下手杖,會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我們需要明白,這場戰爭萬萬不可憑借運氣取勝,更不可投入全部兵力打所謂的決死戰鬥。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留一手,時刻做最壞的打算。”
“星際艦隊是取勝的關鍵,哪怕我們隻剩下了一條戰艦,也可以形成對海軍艦隊的壓倒性優勢。”
“勞西梅爾上將呢?”霍華德少將問。
“聯邦元首找他有事。”唐納德說。
“還有一點。”雷曼中將繼續說。“我們要務必注意,不能讓北方共同體走進對方的陣營。”
“這很難實現,聯邦和聯盟開出的條件幾乎完全一樣,北方共同體很難最出決定。”維蘭澤爾少將說。
“是嗎?但是我對拉攏北方共同體很有信心他。”雷曼中將說,“必要時候也許需要一些犧牲。”
“我們從來不拿平民的生命冒險……”
“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雷曼中將站起身,“散會!”
(中東,‘淨土’基地)
中東沙漠本來已經快要完全綠化了,但是由於聯邦一次失誤的氣象武器實驗,導致這一大片區域完全沙漠化。
如今,極其平整的沙漠幾乎一望無際,風都繞著走。而聯邦為了不白白浪費這一塊區域,在這裏建立了“淨土”基地。
“淨土”基地富有傳奇色彩,很大一部分謠言是因為從它上方飛過的飛機的導航係統會收到影響。這其實是由於聯邦開發引力波幹擾係統時實驗失敗,導致的一次災難所致。
那次災難幾乎摧毀了整個“淨土”基地。聯邦針對引力波雷達的幹擾係統研發十分曲折。最初的方案類似於“紅外誘餌彈”,通過釋放大批重粒子進行幹擾。但是,生產這些超重粒子費時又費力,聯邦還是抱著科學的態度生產了一大倉。
這些重粒子很不穩定。它們由於質量太大而且呈現不完整的正電性,時常發生誘導性連鎖反應,把約束艙炸出一個大洞來。
在一天夜裏,大部分工作人員和工程師都由於新年而回家了,整個“淨土”基地隻有不到五個人負責控製防禦係統和監視。這時候,由電腦自動修正約束力場的重粒子隔離艙發生了波動,這種波動十分少見,往往好幾年才能看到一次,隻要處理得當不會有什麼問題。
此時此刻控製大廳已經沒有人了,一切都交給電腦自動控製。電腦偵測到波動後立刻按照程序進行了修正,這次修正十分成功——但是卻留下了極小的一部分不穩定粒子。這些粒子由於更大的凝集密度而沉入了粒子球的中心,躲過了偵測係統的偵測。
按照標準程序,電腦進行自動校準後通常需要人工進行校準。但是已經習以為常的代理工程師隻是看了一眼顯示器就懶得操作了,這導致發生連鎖反應的重粒子越來越多。
當被係統偵測到時,活躍的重粒子已經十分危險了。電腦進行了新的一次校正,把最外層的波動粒子修正了。
按照常理,十分鍾內發生兩次自動校正是很反常的,但是代理工程師毫無反應,依然不準備進行人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