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五 媒體采訪中的講話:迎時不亂,拒時有禮(1 / 3)

媒體是講話者向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渠道,其作用也越來越大,也正因為它的未知性、不可控性,才更加考驗演說者語言的能力和技巧。掌握這些技巧,就可以隨時進行自我調整,從容麵對媒體,化解危機,重塑形象。

應用1:遊刃有餘地應對媒體采訪

【範例點評】

接受媒體的采訪是領導者的“必修課”之一。麵對媒體所提的問題,回答完美與否,對領導者和領導所代表的企業形象起著關鍵性作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領導者接受采訪時也是如此。要知道,作為媒體人,他們的工作就是提問,記者的問題通常都是五花八門,有的敏感,有的刁鑽古怪,讓領導者應接不暇,不知所措。

在某跨國集團舉行的乒乓球比賽上,中國乒乓健兒不僅充分展現了自己在賽場上的颯爽英姿,而且在麵對國外媒體時,很多中國選手落落大方地展現出中國乒乓球健兒的優雅風采。

本次比賽吸引了很多國外媒體記者,其中,美國《體育畫報》記者就對當時領隊的乒乓球運動員提出這樣的問題:“姚明、劉翔是最著名的中國運動員,你們其他中國運動員是怎麼看他們的,他們會給你們帶來什麼影響?”

雖然問題提得很大,但是這位乒乓球領隊在麵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反應機敏,落落大方地說:“因為他倆參加的項目更好地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一個代表高度,一個代表速度。我記得姚明應該是亞洲人在NBA中第一個狀元秀,劉翔是第一個獲得奧運會短跑項目金牌的中國人。他們很不容易,我為他們感到驕傲。不過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和NBA在美國人心目中的位置差不多。乒乓球受關注其實也是因為前輩們打下的深厚基礎,我們所做的就是維護這個項目的榮譽。”這個回答既謙虛又大方,贏得滿堂彩。

【技巧指導】

作為領導,在麵對媒體時既不能展現出過分的親近,更不能躲閃逃避,而是要講究應對策略。領導者要想在媒體麵前不那麼被動,可以參考下麵的十條策略。

1.“主動預熱新聞”策略

通過開展活動、組織抗議、發布新聞發布會、社評、遊行等方式來引發話題點,製造新聞。或者為了吸引媒體注意力,可以通過“媒體熱度”“讓事件變得更富戲劇性”等方式來變被動為主動。為了使這種策略達到良好的效果,領導者可以將自己的組織處理成受害者的形象。

當然,凡事有利就有弊,采用這種“主動預熱新聞”的策略也有其弊端。“主動預熱新聞”的時效性強,但是它所帶來的影響力很快就會減弱,而且具有烙印的效應,一旦把某種印象刻在大家心中便很難再去彌補和改變。一般情況下,這種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給有關機構施加壓力,或者是在攻擊對手時使用。

2.專題形式的新聞

專題新聞策略適用於各大媒體的專題板塊或者是人物專訪節目,它在新聞中屬於深度報道策略。因為這種策略需要投入的時間較長,這就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同時需要領導者與相關的媒體人員,如編輯、記者、製片人保持友好的關係。在采訪前,雙方能夠對話題的中心、主旨達成一定的共識。

3.以自身為主的主動策略

領導者應學會讓媒體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關注問題的技巧。領導者可以同時向所有的媒體公開發布消息,也可以在“不經意”間向某位記者透露信息。如果領導者想在事件發展之前先試探一下群眾對事件的反應,那麼後一種策略的效果會更好。

4.以第三方為主的客體策略

讓媒體對某項事件進行報道,但是隻針對事件本身進行報道,而不要在報道中突出你的組織。領導者可以借他人之口對報道提出看法,如新聞評論員,讓別人提供“第三方”的觀點或評論,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

5.正麵麵對,積極執行

當所有的因素都已經準備就緒的時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時候,領導者可以考慮實施這一策略。

如果策略執行到位,通過這種技巧領導者可以扳回局麵,讓那些在幕後攻擊你的人反受其害。尤其是當領導者以“從大局著眼”或者是“直麵真正的問題”的角度出發,並且用一種“痛惜而非憤怒”的口吻表達出來的時候,效果更加明顯。

6.行事低調策略

低調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技巧,其目的在於讓領導者的組織保持在媒體視線之外。領導者應該注意,低調策略一定要小心使用。隻有媒體不再聚焦你的組織時,它才會奏效。

7.逆向思維策略

反向策略主要是以暴露競爭對手的弱點為最終目標。當然,這種技巧若是使用不當,會被認為是投機取巧,使用不正當手段競爭。所以在使用該策略的時候,在去揭開並且暴露對手弱點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適當地肯定對方的成績,讓大家覺得自己不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而是在一個平衡的視角中談問題,對事不對人。

8.主動配合媒體策略

在使用這一策略時,領導者不能隻是簡單地向媒體傳達信息,應該幫助記者更深入地去了解相關事件的前因後果。通過協助媒體工作的技巧可以使領導與媒體間建立起信任的橋梁,從而更加容易掌控媒體的報道。

9.“放長線,釣大魚”策略

如果領導者要發布的新聞比較複雜,千萬不要試圖在短時間內驚動媒體。相反,領導者應該放長線,釣大魚,向媒體提供足夠的背景資料,並且真誠邀請媒體參加相關會議活動等。

這是一種長期應對媒體的策略,雖然不能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但是,媒體一旦從資料中找到進行報道的理由時,這種策略的功效就會立即發揮出來。

10.“分步驟,有計劃”策略

因為一些全國性媒體的新聞容量有限,為了能夠讓新聞產生巨大的影響,領導者可以采取逐個占領區域性媒體的策略。其實,那些區域性媒體晚間新聞的受眾數量要遠遠超於綜合性網絡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量。而且選擇做一則區域性新聞的難度要遠遠低於做一則全國性新聞的難度,這一策略還可以有效避免自己的組織在公眾麵前“過度曝光”。

領導者若掌握以上10種策略,那麼在麵對媒體時一定可以有的放矢、遊刃有餘。

應用2:在媒體麵前掌握說話的分寸

【範例點評】

在麵對媒體咄咄逼人的詢問時,領導者的應對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有聲語言,一個是無聲語言,大家來看一個用無聲語言回答記者提問的例子。

劉德華是華語樂壇不老的神話,他的一切動態都是媒體和公眾關注的焦點,但是,年近50的天王對自己的婚姻總是持保密態度,外界對他婚姻的傳言很多,今天與這個女明星約會,明天與那個女明星逛街了等,但是劉德華從來都不做出正麵的回應。原因是他的心中早已認定了一位妻子朱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