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三、塑造社會主義廉政文化(4)(1 / 1)

王浦劬:《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吳忠民:《社會學理論和方法》,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版。

俞可平:《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和治理的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版。

俞可平:《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張榮臣:《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國方正出版社2014年版。

趙達:《政府信息公開梗在哪?》,2011年1月6日《光明日報》第014版。

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趙震江:《分權製度和分權理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鄭利平:《腐敗的經濟學分析》,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版。

中紀委辦公廳:《鄧小平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中央紀委辦公廳、中央紀委研究室:《聚焦中心任務 創新體製機製 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中國方正出版社2014年版。

中央紀委研究室:《中國反腐敗理論文選(2012年度)》,中國方正出版社2013年版。

周琪,袁征:《美國的政治腐敗與反腐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美)費正清:《中國:傳統與變遷》,張沛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版。

(美)羅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運轉起來》,王列,賴海榕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施密特,謝利,巴迪斯:《美國政府與政治》,梅然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美)拉裏?戴蒙德,理查德?岡瑟:《政黨與民主》,徐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英)洛克:《政府論》,劉曉根編譯,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

(英)霍布斯:《利維坦》,黎思複,黎廷弼譯,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法)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上、下),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下),許明龍譯,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法)安德烈?比爾基埃,克裏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馬爾蒂娜?雪伽蘭,弗朗索瓦茲?佐納邦德:《家庭史》(第1、2、3卷),袁樹仁等譯,三聯書店2003年版。

(波蘭)茲納涅茨基:《知識人的社會角色》,郟斌祥譯,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後 記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權力腐敗逐漸成為一個社會焦點問題,至今演變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社會現象,危及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黨校的教師,與大家一樣,對權力腐敗深惡痛絕。可是,僅僅立足於感性,批判和痛罵權力腐敗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從現實的、理性的角度,分析腐敗的成因,尋求科學的應對之策,消除腐敗,維護黨的執政地位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本人長期從事關於黨的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一直關注古今中外反腐敗鬥爭的理論與實踐。十八大以來,我黨在反腐敗鬥爭方麵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令人振奮。興奮之餘,我與北京工業大學彭宏偉老師(博士,副教授)決定合作一部關於反對權力腐敗方麵的學術著作,《權力的邊界》由此而誕生。

在付梓之際,衷心感謝中共北京市通州區委黨校的各位領導和同事們的大力支持。在寫作過程中,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安誌江同誌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其他各位同事也針對本書的許多觀點展開深入的討論,提供了十分豐富的素材,並主動分擔我的一些日常工作,確保我能夠抽出足夠的時間從事理論研究;感謝我的合作夥伴——彭宏偉博士。彭博士不僅承擔了大量的寫作和校對工作,而且,對每個觀點都表達了獨到的見解。我們幾乎對每個具體的理論問題都進行過深入的討論,有時還會進行辯論,從而提升本書的理論深度;感謝我的妻子張宏平。為了我的研究工作,她承擔了大量的家務,默默無聞地支持我的研究工作,無以為報,本書就是我給她的一個禮物吧;感謝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的各位領導和老師,他們為本書的編輯出版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本書由我提出基本觀點,設計整體結構,並承擔導論、第二章、第五章的寫作,彭宏偉完成第一、三、四章,最後,由我進行統稿。限於個人水平,錯誤難免,敬請各位領導、學界前輩和同仁批評指正。

惠學剛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