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權力腐敗是一種滲透性、擴散性、傳染性極強的社會病態,當代中國也未能幸免。公共權力腐敗已經嚴重地損害了我黨的執政基礎,侵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毒化了社會風氣,阻礙了中國現代化
進程。
2010年,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同誌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權力觀概括起來是兩句話: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領導幹部不論在什麼崗位,都隻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都要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行使權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行使權力的根本標準,做到公道用人、公正處事。他指出,權力的行使與責任的擔當緊密相聯,有權必有責。看一個領導幹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各級領導幹部要珍惜使命、不負重托,在難題麵前敢於開拓,在矛盾麵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麵前敢擔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領導幹部工作上要大膽,用權上則要謹慎,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自覺接受紀律和法律的約束。
針對日益嚴重的權力腐敗現象,2012年底,習近平同誌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當即向全黨發出警示:“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進而提出了“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的重要思想,即要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逐步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三大機製,建立標本兼治、懲防並舉的反腐倡廉的製度體係。 “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是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思想的新發展,也是我國反腐敗鬥爭的最新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