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中,我們已經詳細分析過清軍在永安州城外的四路布防情況,不僅聰明人能看出來,甚至連遠在紫禁城深宮內苑的鹹豐帝也對著地圖琢磨出:太平軍若想突圍,必定會選擇防守較為薄弱的東路!
挖塞,超越堯舜的千古一帝,拯救大清於危亡的明君啊!遙望曆史,至今仍令人由衷歎服,不服不行啊!——在清朝,咱漢人連當奴才的資格都沒有呢!
為了彌補東線防守兵力的不足,賽尚阿謹遵鹹豐帝聖旨,緊急調派和春、長壽、長瑞、邵鶴齡四總兵各率一千人馬由城北繞道城東,試圖增援防守古蘇衝的王夢麟部,以實現對永安的徹底合圍。
楊秀清收到敵人轉移兵力的報告後,迅速做出了針鋒相對的部署,他下令抽調東炮台的李開芳、吉文元部在馬背嶺搶占有利地形設伏圍堵這支增援的清妖部隊。緊接著,又抽調駐紮在州城、舊縣等地的太平軍組成另一支機動部隊,緊急馳援馬背嶺。為了保住這最後一條逃亡的生命線,楊秀清決定:拚了!不拚不行啊!此時不拚更待何時?
3月29日,清軍先鋒和春率部趕至馬背嶺,遭遇太平軍猛烈的槍炮、石雨的襲擊,傷亡慘重。
不久,雙方的增援部隊相繼趕到,在馬背嶺展開了又一場驚天血戰。由於太平軍占據了有利地形,和春、邵鶴齡、向榮的侄兒向繼雄分三路組織的多次進攻均告失敗。清軍被阻擊在馬背嶺下動彈不得,無法實現增援東路的既定目標。
老驥伏櫪的賽大帥碰上少壯不努力的大清皇協軍,讀再多兵書、出再多牛謀也是白搭!賽尚阿為了報答吾皇隆恩,隻得下令向榮與烏蘭泰加緊炮轟永安州城,一廂情願地做著一炮轟死城中諸匪首領、一舉終結戰爭的美夢。有人形容大清上上下下、君君臣臣猶如一頭沉睡的雄獅,本小蝦略表不敢苟同!為啥?明明就是一頭賣國求榮、人見人欺的病獅嘛!雄獅?雄個屁啊!
關鍵時刻,老天爺再次站在了太平軍一邊......
楊秀清派出一支偏師佯攻壬山口,暗中卻組織了一支一千五百人的先鋒突擊隊。在蕭朝貴的一再堅持下,身經百戰的羅大綱再次被任命為前鋒指揮官。楊秀清緊緊地抓握著羅大綱的手,指著從清妖那裏繳獲的十幾門黑幽幽的“劈山炮”說:“老弟,這可是我僅剩的看家精華了!記住,別浪費炮彈,不要讓子彈亂飛!”
羅大綱麵容莊重地點著頭:“請東王放心,大綱保證完成任務!”
公元1852年4月1日,陰雨連綿,羅大綱借助濃濃夜色與重重迷霧的掩護,率隊悄然進襲古蘇衝。
羅大綱從來都不會莽撞行事,這一次又毫不例外地進行了巧妙的戰前布局,他神不知鬼不覺地將部隊一分為二:突擊隊手持火繩槍、燧發槍、大刀、長矛,埋伏在古蘇衝口的山槽內;火器隊用油布裹緊劈山炮,以防被雨淋濕,搶占玉龍關右側製高點。
三更時分,王夢麟部尚在睡夢中祈禱長毛發匪不要前來進攻時,戰鬥已悄然打響。太平軍猛烈的炮火居高臨下地傾瀉在“病獅”酣睡的大營,淬不及防的清妖被炸得血肉橫飛、哭爺叫娘,二十多處木樁溝塹被夷為平地。
衝天的熊熊火光中,貴州安義鎮總兵王夢麟倉皇逃出著火的軍營。他左顧右盼,盼來的卻不是己方的援軍,而是數倍於己的敵軍!
羅大綱揮動令旗,埋伏在衝口的太平軍突擊隊爆發出雷霆怒吼,對古蘇衝的清妖殘部發動了致命突襲。滇軍在與太平軍的多次交鋒中均被殺得慘敗,如今的這支殘部更是變成了驚弓之鳥——他們兩股顫顫,小腿肚發軟,逃的沒有追的快!太平軍勇猛追殺,刀砍槍紮,清軍屍橫遍野。
一個時辰後,太平軍肅清滇軍殘部,次日又擊敗趕來增援的寧琙等部,共繳獲火藥十餘擔(約千餘斤)——這點很重要,因為這就為太平軍接下來的一係列狂戰積蓄了大批必要的軍火!沒有槍,沒有炮,沒有火藥,別驚慌,上帝會命清妖為我們造!至此,羅大綱部已基本完成了肅清東路清妖的使命,為太平軍的擇日突圍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