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清河畔(1 / 3)

魯北平原,麥苗如翠,璧柳輕舞。一望無際的麥田中間,阡陌縱橫。一條條河道從麥田邊潺潺流過,流向不知處的遠方。早已按捺不住的飛鳥盤旋著,忽的飛入麥田,最一般的啄了一口剛剛結穗的麥苗,然後在農人的吆喝聲中衝天而去。

幾盤白雲從藍天的那頭飄來,瞬間遮住了中午有些炙熱的日頭,白皙的麵龐透著一絲紅暈,羞澀的看著人間。幾朵野花開在路邊,紅的、黃的、藍的,在風中搖曳。幾株喇叭花平躺在地裏,被風吹起,時而撩起裙邊舞動,時而低下羞答答的麵孔。

遠處,一輛大車滾滾而來,車上坐著幾個人,那是商人打扮的林浩然一行。那對父女也在車上,與他侃侃而談。說起小清河,老人回憶著兒時幸福的時光,和魚蝦滿倉的幸福。談到現在,一聲長歎,眼前的苦難不知從何而談。老人的家就在不遠處,那裏一片河灘,卻少了莊稼。鬼子漢奸整天過來騷擾,打下的糧食也被他們搶去,老百姓隻能選擇了逃亡。半人高的荒草黃中帶綠,漫無目的的搖著腦袋,張望著不遠處一片綠蔥蔥的蘆葦。

河東岸的高處不知是誰家的墓田,蒼翠的鬆柏高高聳立,俯視著奔騰的河水。透過鬆海柏濤,看見的是一片農舍,高低不一。泥胚的牆壁透著參差不一的麥秸,木頭的窗欞也是破舊不堪。這裏是孫家屯,這裏人的祖輩都是從軍的,也不知為何,當年那隻大清的隊伍留在了這裏,他的後代子孫在這裏生根發芽。據說這是漢族綠營的一棚駐軍,後來隻剩下這幾十戶人家,還在這裏守衛著祖宗留下的土地。村子幾百米不遠的地方,就是波濤滾滾的小清河。

小清河裏已經少了片片白帆,隻有一隻碩大的駁船拉著一趟小船,上麵鼓鼓的篷布下是糧食,是礦石,是中國的物資。就像是放起來的蝌蚪風箏,在輕輕和河水中慢慢行走。這趟船的前麵,有一條鐵皮船,綠色的船體,上麵插著一麵太洋旗,在風中無力地擺動著。幾個日本兵端著槍圍著船幫轉悠,眼睛中露出惶恐不安的神色。“大日本皇軍”進入中國已經八個年頭了,那些拿著鋤頭大刀的抗日分子怎麼越打越多?現在他們也有了機槍、小炮,誰知道他們會從哪個河岔中冒出來?趴在艙頂的日軍機槍正副射手卻是沒有那麼緊張,兩人抽著煙說笑著。直到從船艙裏出來一個軍官罵了兩句,兩人的說笑聲才小了一些。

林浩然問老人,鬼子的運糧船什麼時候才能走一趟?他們都蓋著篷布,你們怎麼知道船上運的是什麼?老人笑了,指著河麵上的船隻說道,咱們過不去,可是他們擋不住那些飛鳥啊。既然是運糧食的,免不了有掉下來的糧食粒子,鳥兒看見了就停在了上麵。要是運別的東西,上麵能有那麼多的麻雀?林浩然笑了,原來如此。

匍匐在蘆葦蕩中,老人和林浩然的衣服都濕了,看著他,老人默默的心思,可把八路軍盼來了。林浩然靜靜的觀察著,嗚嗚的小火輪過去了,老人對林浩然悄悄的說,看到沒有?春天是枯水期,他的大火輪開不過來,吃水太深。小火輪上沒有火炮,就那上麵幾個鬼子,前後都架著機槍,我們都看見不知道多少次了。林浩然沒有說話,看著小清河麵上久久的沉思,然後說道,老人家,回去再說。

老人回到自己的家中,已經是牆倒屋塌。前幾天漢奸隊來催糧,鄉親們食不果腹哪裏還有餘糧?隻好出去逃荒。漢奸們再來的時候看到空蕩蕩的村子,點了一把火,江鄉親們賴以生存的村莊燒了好幾處。看到黯然淚下的老人,林浩然說到,老人家,不要傷心,跟我們到山裏去,那裏是咱們窮人的天下,沒有鬼子漢奸。老人堅定的點點頭,八路軍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赴湯蹈火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