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後,榮群回憶起那年夏的那個女孩,嘴角眉梢掛著的,都是微笑。
我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的一個城市裏,從在縣城的農村裏麵長大,我有一個姐姐和兩個妹妹。
從和姐姐跟著奶奶長大,父母早期的時候帶著兩個妹妹在上海工作,所以我的童年好像很少沒父母,隻是通過電話讓我知道了他們的存在……
後來聽奶奶我是在兩歲的時候,父母拖朋友把我從上海送回老家的,他們也是心大,不怕我被拐賣了。
即使過去這麼多年了,腦海裏麵一直記得一個畫麵:下著傾盆大雨的一個晚上,外麵的路燈亮著昏黃的燈光。我躺在一輛重型貨車上的副駕駛裏,看著外麵下著的大雨,車子駛向了與加油站相反的方向,雨還是很大……
這大概就是我被父母的朋友從上海送到老家的路上了。
我和爺爺奶奶之間的感情很深,他們也隻有我這麼一個孫子,所以我兼顧著傳承我們李家“香火”的責任。
倒是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迫害。
我們家女孩多嘛,我爺爺奶奶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們唯一的兒子又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
在我眼裏,我們家就重女輕沫…
我個人感覺我爸爸就非常偏向我的兩個妹妹,大概是從看著他們兩個長大。
我爸在上海工作,我和姐姐妹妹媽媽就在這個縣城上學工作,爸爸幾個月回家一次,過年是肯定回家的,每次爸爸回來的時候,都會和我:“他們兩個,要讓著他們。”
即使上了高中,兩個妹妹最的都上初中了,我爸也依然和我這麼。
“他們,你身為哥哥的要讓著他們。”
嗬嗬,誰來讓著我。
我奶奶家倒是也不重男輕女,隻能在某些方麵上比較偏向我。
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我爺爺“偏心眼”,對我好,我都是我爺爺慣出來的。
真是搞笑,我時候一犯錯就經常是我爺爺慣出來的我,反正都能扯到我爺爺奶奶身上。
是對我犯錯有意見還是對我爺爺有意見不敢直接出來,於是這麼含沙射影的表達?
我爺爺這個人呢,也挺有趣的。
身高大概一米七六吧,時候家裏窮,沒上過一的學,從跟著放羊。
後來遇見來招兵的了,於是去當兵。
我爺爺左手少一根手指頭,具體原因以後再,還好左手少一根手指頭不影響當兵,然後就當了兩年兵,至少在那個年代,去當兵餓不死。
他脾氣比較暴躁,比較喜歡開玩笑,對於吃得比較挑剔,在五十年前,他參軍時,我爺爺就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不好就開始罵,也沒人管得了他。
有一次在吃晚飯時,我爺爺和我講起他當兵時的一段故事,:他當兵時,混到了班長,第二年時因為升不上去了,於是打算等時間到了就退伍回家。
有一次他們排去濟南的一個地方,在一個農場裏,哪裏有一片湖,農場的主人有養的魚在裏麵。該吃飯了,農場主問他們排長吃什麼,他們排長問我爺爺:“吃什麼”。我爺爺,“問我幹嘛呀,他們吃什麼跟著吃什麼。”他們排長“怕吃不好你又要開始罵了。”
那頓飯果然沒吃好,然後我爺爺就大發脾氣……
我爺爺因為要退伍回家了,所以在部隊裏麵屬於那種誰都不怕的了……
假如吃不好沒有他不敢罵的,他脾氣又不好……又快要回家了……
後來退伍回家了,經過以前的那種相親?大概意思就是幾個年輕男女見見麵,感覺合適,看得下去,能過下去,就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