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大陸,南山北水,東臨白雪皚皚蒼茫雪原,西近窮凶惡極沙漠腹地。
再遠,不知遠到何處,無所探尋,似乎沒有盡頭。
因此被人稱為無極大陸。
此一說法太過悠久,一直相傳至此,難尋其考究。
而大陸中央有一個江山數百萬裏廣的啟國。
啟國民風淳樸,百姓心和向善,怡然自得,安居樂業近千年有之,但卻有啟武之國一稱。
如若在啟國待的久些,便會發現啟國民眾和善的心底深藏著一腔驍勇善戰的熱血。
這便要歸根於啟國國土太大而且國勢太過強盛,八方臨國山河百萬裏總加起來也比不過啟國三分有一。
試問國內百姓何人不有稍許傲然?
若說千年之上,啟帝宇文焱行軍征疆,百萬鐵騎所踩踏之處,皆被安插上啟國旌旗,至今不但未倒,而且越立越直。
於此之後,國規逐步完善,啟國也就代代相傳,愈發昌盛。
何況如今,刀聖及劍仙隕落,天下就更是啟國的天下。
疆土大江湖便大,萬般功典法門隨時勢流傳下來,成就了如今的啟武之國。
有武術流傳的地方刀劍便不會少,鐵鎮這處劍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某些江湖人士的求劍之所。
……
夜間鐵鎮靜的出奇,與白日乒乒乓乓冶鐵鑄劍聲對比之下反差格外大。
祖訓有言,三更不鑄劍,鑄劍不三更。
至於這句話是誰說的,其人早已消散在時間洪流之中,但那個走火入魔以己身鑄劍造就劍鬼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才使得這句祖訓在鐵子鎮中有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是夜三分眠,有人不寐。
這個額寬眉濃,瘦小單薄的傻傻少年在刀山吹上一遍冷冽秋風後,總算是回到自家門前。
其身前寧府二字清晰地刻於牌匾,高高懸掛於門頭,若清除走那些鳥蟲做下的雜草窩後,便可感歎寧府在破敗之前該有多大多氣派,便連那些高官顯貴的府邸與之相比,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十數年前,寧家是為鐵鎮最大的商戶,風光不限好,可歎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如今的寧府,除去地皮磚瓦,已經不剩下什麼。可能能讓人留意的,隻是那空中飄零的幾片淒慘落葉。
更讓人心酸的是,就連門前那兩頭石獅子也不知被誰搬走。
少年輕輕推開門,即使再小心,那許久不曾修繕的木門,儼然吱呀一聲——在夜間響起刺耳鳴聲。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破敗如斯,但寧府所占地還是那般廣闊,非尋常人家可比。
隨後入眼的是偌大的庭院,尚且還有不少野生花草被修剪打理的極好,不顯寒酸更韻風雅。
能將最普通的野花野草打理成這般,由此可見寧府的主人寧昀還算是一個別有風趣之人。
穿過偌大的庭院,有一處長百步的風廊直抵內堂,再路過一座涼亭和一樹梅花,然後便回到自己的住處。
經過公子房間時他將腳步放的很輕,如若被公子知道深更半夜自己一個人去刀山,定會被罵的極慘。
由於不敢點燈,回到房間就著昏暗月色四下摸索才艱難地鑽進被窩。
他將三尺劍安放在枕邊,拍拍胸脯滿意而貪婪的享受這片刻柔軟,自然要比罡風刮骨舒暢的多。
正當他閉眼準備入睡時,門外傳來一道柔和中又不乏嚴厲的聲音,但又讓人難以駁反或是欺瞞:“阿謠,夜已過半,你去了何處?”
少年本名童謠,原意這一世無非是一場美妙而美好的夢,可誰曾想,現實是如此愁吃愁穿潦倒不堪。
童謠心虛片刻,支支吾吾含糊其詞,最後勉強從口中吐出一句:“公子,我……方才睡不著,出去數了星星。數到北鬥,從天樞到搖光共有七顆,其他便數不過來了。”
門外那位被童謠稱為公子的人便是寧府現在的主人,也算得上孤家寡人,寧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