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個時期,齊幫和周門進行了一次戰爭。齊幫大將齊話因為用計不當,造成齊幫十分徹底的敗給了周門,並且從此以後實力大減。不久,周門又接連攻克了南方的一些城邦。
直到後來,周門不斷的與其它地方發生戰爭,並且幾乎都是主動進攻的侵略戰爭,所以在周門勢力很大的情況下,也樹立了很多的大敵,尤其是在南方中下層的一些勢力。
當時大多數城池的人們都已經將周門視為第一號大敵,那麼聯合起來反抗周門的勢力自然也就逐漸形成起來了。可是此刻周門的門主卻天真的認為那些所謂的聯合勢力根本不堪一擊。
並且由於戰爭的不斷勝利,讓那些當初什麼都不怕的周門將領也開始變得鬆散了起來。他們除了更加的看重錢財之外,還為了各自的權益進行了不計其數的明爭暗鬥。
此時反對周門的聯合勢力雖然確實不及周門戰鬥力的二十分之一,但他們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所處的是怎樣的一種境地。若不勝利,那麼隻有毀滅這一條路可以走了。
沒錯,由於對那些美好生活的向往,聯合勢力的士兵在思緒中都認定了必須得以一當十,甚至更多。否則的話,他們隻有度過長時間的不光彩的歲月,這是不言而喻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兵之後,聯合勢力的一些將領認為是時候該和周門進行一次決定性的戰爭了。但是很多事情就是這樣,計劃趕不上變化,戰爭剛開始即顯得沒有什麼對等。
聯合勢力的先鋒部隊在細時的帶領下,一進入周門勢力範圍內,即受到了數倍於己的敵軍圍攻。細時雖然全力抗擊,但還是沒有起到先鋒進攻的作用,敗退到了河下。
周門的將領雖然沒有了當初那樣的輝煌,但在軍事指揮上還是沒有退步多少。他們立刻帶領部隊追擊,直到將細時的軍隊圍困在了河下,才暫時沒有了進一步行動。
特別是周門的一群騎兵,一直都看守在河下的附近地區,讓細時根本沒有多少突圍的可能性。最為可怕的是,這一支部隊根本不是周門的主力,隻是一支防衛軍而已。
可是聯合勢力的戰爭意圖卻已經讓周門知道了,所以周門的主力軍也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細時覺得自己犯了大錯,甚至都產生了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想法。
好在細時的部下勸他,自古以來以少勝多的戰例有得是,何必讓周門的那群過時的將領看笑話。細時當然也知道這一點,可是他畢竟也不是當初在赤壁之戰中的周公瑾。
得知先鋒部隊的細時將軍已經被困於河下,聯合勢力的主要將領為之害怕。不可思議的一個建議出現了,一個地位不高的人士忽然表示應該派代表到周門去和他們談判。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這是什麼樣的言論呀,簡直讓人懷疑是周門派來的奸細。但此人卻又表示他自己可以擔任代表一職,並且願意學那荊軻,去帝王府上刺那敵軍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