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下周市裏有一招聘會,你要去不?”方倩問道。

“當然要去了,我們寢室的人都快被工作的事兒給折磨瘋了,昨天晚上李凱還失眠了,從大一到大四這是頭一遭呀,可見眾人的壓力之大,前兩天新疆一個很偏遠的地方來要人,居然有很多人去應試,他們回來給我說我都有些不相信。哎這找工作就像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讓人惶恐不安”。

方倩道:“我們寢室的利利保送研究生了,她現在就不用愁著去找工作了,哎,我當初是不是應該再考慮一下呀,不就要兩萬塊錢嗎”。

羅通道:“哎,事兒都過去了就不要再去想了,你的決定是正確的,隻是需要時間而已,讀研究生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最重要的不是錢的問題,最主要是你自己要對以後的形勢有一個預判,最重要的是能學到什麼,哪種隻為收錢和裝門麵的碩士點請我去我都不去。再說了就算現在不慌著找工作,讀完研後還是得去找,這隻是一個遲早的事兒”。

“那道也是哈,這幾年以後的事兒還真是說不準”。

“不是我們不聰明而是這個世道變得太快”。

大四的學生一般會出現兩種煩惱,一種是該去哪裏,一種則是能去哪裏。很多年後羅通每一次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總會為當初的一些幼稚想法覺得好笑,但同時也會懷念曾經的純真年代。

四月的一天下午羅通準時來到一家用人單位的麵試地點,相比寢室裏那幾個拿著自薦書到處投放的家夥,羅通顯得要理智和慎重些。今天將要麵試的單位是南京晨報,羅通從幾百人中奮力拚殺出來獲得了隻有十個麵試名額中的一個。一身休閑的羅通準時來到了麵試的辦公室。

“你叫羅子通吧,請坐”。

“好,謝謝”。

屋子並不大,羅通對麵坐著三個人兩男一女,按照貫例中間坐的那個正拿著羅通自薦書和基本資料的中年男子應該就是這三人中最有話語權的人也是能決定羅通能否過關的人。

中年男子合上資料後道:“羅子通同學你的資料和自薦書以及你的筆試成績我們都仔細看過了,你是個很有意思的人令我對你很感興趣”。

“謝謝,我對這樣的誇獎一向是照單全收”。

那中年男子笑了笑道:“坦白說,你的筆試成績不是很突出,可是你在筆試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思想和見解讓我很好奇也很驚訝,你應該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創造力的人,對於我們南京晨報你了解嗎?”。

“首先我感謝你對我的認可,我想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認同,其次我對南京晨報不是很了解,沒有去過,最後我希望能給我一杯水”。

那三個人都笑了,中年男子道:“羅子通你很有意思,你知道嗎,前麵的幾個人都很緊張,隻有你表現得很輕鬆,我很喜歡你這種風格”。

說完那中年男子親自給羅通倒了一杯水,羅通接過水後笑道:“謝謝,您這樣頗有些讓我受寵若驚呀”。

“好了,我也不和你多聊了,時間很寶貴呀還有三個同學沒有麵試。按照慣例,等你拿到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就可以到南京來簽合同了,你看如何,還有什麼疑問的嗎?”。

羅通疑惑的道:“您的意思是我已經過了?”。

中年男子微笑道:“你認為呢?”。

羅通像瘋了似的哈哈笑著去找方倩,打了電話以後羅通一直在操場上等著,五分鍾的時間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把人折磨死。方倩來了以後羅通笑著一把將方倩給摟在懷裏。

“你幹什麼!大庭廣眾的”。

“親愛的,我簽了!我簽了!”。

“真的!簽哪兒了?!”。

“南京晨報,等拿到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就可以過去簽合同”。

簽到工作的人就像解放了天天唱歌的翻身農奴一樣,沒有解放的同誌們還在為工作的事兒煩心呢,就如同在敵占區裏過日子一樣痛苦。

過了十多天,成都的一家大公司和方倩正式簽了合同,如果羅通決定去南京晨報,那麼羅通和方倩就將被兩個相距千裏的城市所分開。從大一到大四羅通已經看了很多畢業就分手的固定劇情,如果兩人在一個城市還好些,但目前的情形似乎有些糟糕。

找到工作並沒有讓羅通和方倩感到輕鬆相反他們比那些還在工作的旋渦中掙紮的人還有沉重。終於有一天晚上方倩提出分手這個話題了,麵對現狀兩個人都很沉默,事實已經擺在了麵前,相隔千裏的愛情任誰都沒有把握。

五月的第一天晚上,羅通陪曆史係的老鄉曹海喝酒,曹海的專業知識那是在曆史係公認的NO1,一心向往考古的曹海準備去考研繼續向理想進發,可是英語卻沒有過,而更可怕的是他一直都找不到工作,最後不得不簽到新疆的庫車去教初中曆史,在羅通看來讓曹海去初中曆史真是太屈才了。

“兄弟你說老子研究中國曆史的,關他媽的英語什麼事兒,那李飛不就是英語好點嘛,說到曆史他懂什麼,媽的!古代的瓷器都分不清楚的,哎我是越想越不舒服,來陪我幹了這杯”。

幹了一杯後羅通開導曹海道:“哥們兒你也不要太悲觀,還有機會,到了那麵可以再考研撒,再說了聽說庫車可是一個好地方,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庫車的姑娘一枝花。你就當是去那裏體驗生活的,順便再泡一個庫車MM當媳婦兒,要當考古學家也不是一年半載的事兒,得慢慢來,來幹了這一杯,咱們要繼續奮鬥!”。

“好,聽你的,來!為了理想,奮鬥!”。

天氣的炎熱讓人根本就不想出來,到了五月中旬還能看到很多人拿著自薦書在學校裏來回穿梭,生活在這個時候開始顯示出殘酷的一麵,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寢室的同學將在共度四年後麵對不同的人生和命運。工作找好了的覺得生活十分美好,希望就在前方;工作找得不好的會很鬱悶;而那些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則十分痛苦和焦慮。命運與命運之間隻有一條線的距離。

這一段時間以來方倩和羅通都有些默然,身邊的哥們兒分手的越來越多,即使還沒有分手的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這些人當中有的是痛苦的分離,而更多的是為了解脫尋開始所謂的新的生活,似乎兩個人在一個經常去的飯館裏吃一頓飯然後互道一聲珍重就是一段感情的落幕,羅通顯然不願意自己和方倩就這樣分別,他更希望的是能像雷遠和陳雅馨那樣一起去一個城市,將愛情繼續下去。

每天晚上羅通都在想這些問題,終於在成都晚報來招人的時候羅通下定了決心。

畢業的倒計時很快就結束了,看著那些馬上就要升上大二的大一的“小朋友”羅通和方倩都有一種恍然如夢的感覺,大一和大四隻有一刻鍾的距離,這距離隻有到大四才能計算出來。

畢業的第二天羅通和方倩去火車站送雷遠陳雅馨去上海。羅通和雷遠緊緊擁抱。

“哥們兒,我和方倩一有時間就去上海看你們,到時候你們可得給我們當向導”。

“沒問題,通子你們也要好好過”。

“恩,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