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前續
江湖路,無盡頭,江湖浪子不言愁!
風餐路宿平常事,刀光劍影泯恩仇!
流不盡地英雄淚,喝不盡的寂寞酒!
江湖路上不歸路,今生今世莫回頭
誰哀生靈之塗炭,誰主萬物之沉浮,
我自癲狂我獨笑,載酒仗劍行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江湖從來不缺少恩怨情仇。有人快意江湖;有人魂斷江湖。這裏沒有王法,沒有秩序,隻有實力,實力就是王法,強者生存,弱者滅亡,是江湖永恒不變的規律。一入江湖深似海,唯有柔情化悲傷···
907年,王綱混亂,各地擁兵自重,割據一方,數百諸侯為了擴展勢力征伐不斷,百姓流離失所,餓殍千裏。而江湖也已風雨飄渺,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各大諸侯經過幾年的爭伐吞並,隻剩下十大勢力並存的局麵,這十個勢力經過一年的相互攻伐,都已實力大損卻依然無法消滅對方,軍隊已疲憊不堪,十大勢力方才各自罷兵,據守一方休養生息。為了加強自身實力,消滅其他勢力,他們紛紛把眼光瞄向了江湖,他們都明白江湖之上高手眾多,希望能把整個江湖拉到自己的陣營中,這樣自己的實力就能夠大大的超越其他勢力,那麼就能掃滅其他九大勢力,從而得到整個江山。
第二節江湖門派
江湖之中派別林立,其中又以少林、武當為江湖中默認的第一大門派,少林、武當高手如雲,卻淡薄名利,從不參與江湖紛爭,極少在江湖上露麵,隻有在江湖上發生重大事件或武林大會時他們才會參與。
少林、武當之後當屬八大門派最強,他們分別是華山派、嵩山派、峨眉派、崆峒派、泰山派、衡山派、丐幫、魔教。這八大派中又以丐幫和魔教勢力為最,其他六派勢力次之,八大門派之下更有數不清的小門派分布各地。八大門派也是江湖中各大派爭鬥最頻繁的勢力,八大派中華山、嵩山、峨嵋、崆峒、泰山、衡山六派以江湖正派自居,與魔教紛爭不斷,其他小勢力更是依附八大勢力之下紛亂不止。
而丐幫也很少參與江湖紛爭,而魔教明白丐幫那群叫花子雖然武功低微,但卻人數眾多,勢力與自己不相上下,因此也盡可能的不去挑起與丐幫的紛爭。魔教曆史雖成立不過幾十年,沒有六大派那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悠久曆史,但卻是發展迅速,尤其是在這一代教主霸天刀的帶領下,短短幾年間收攏了江湖上的眾多高手,又有眾多小勢力依附魔教,使魔教勢力成為超越六大派的龐大勢力。魔教中人嗜血好殺手段殘忍,惹得江湖中怨聲載道,然而卻沒人敢對其動手,當今武林除了少林、武當恐怕沒有哪個勢力能滅掉魔教。
六大派與魔教的爭鬥,在多次吃虧後組成了聯盟,江湖稱六派聯盟,然而六派聯盟卻因為各自的利益互相猜忌暗地裏互使手段,矛盾重重,早已名存實亡。導致與魔教的交鋒中盡落下風。為了打擊魔教捍衛江湖正義,武林大會便出現了,武林大會是為江湖正道選舉一位武林盟主,盟主能夠號令整個江湖正道,在武林盟主的帶領下,正道人士團結一心,方才抵擋了魔教的入侵。至今已曆八任盟主,而當今武林的盟主是仁義莊莊主上官雲,上官雲在江湖正道以俠義聞名,而上官雲的幽冥掌法更是獨步武林,在四年前的武林大會上技壓群雄,被武林同道推舉為盟主。在上官雲的帶領下,依靠高深的幽冥掌,打的魔教四處潰散,在江湖之上再不敢冒頭,魔教中人一聽到上官雲名號,莫不膽戰心驚。
第三節神秘門派(一)
在這江湖大大小小的門派之外,卻有著一個神秘的門派存在,這個門派從來沒有在江湖上出現過,但是他的名氣卻不在少林、武當之下,江湖中人一提到這個門派皆是敬畏。不是因為這個門派勢力有多強大,高手有多少,相反,沒人知道這個門派中人的任何情況,連門派名都不知,隻因為他們都以百曉生自居。因此江湖中也稱他們為百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