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鶴鬆,是隋煬帝楊廣的禦用釀酒師,他釀的酒正是曆史上另一個暴君商紂王酒池中的東西,也就是傳說中的玫瑰紅!
隋煬帝被呂鶴鬆的玫瑰紅迷得如癡如醉,自從享用到了玫瑰紅之後,他就沒再喝過別的酒。
呂鶴鬆之所以備受楊廣的寵愛是因為,呂鶴鬆釀的酒入口辛辣,入腹卻綿無比,有玫瑰紅的地方到處都飄著玫瑰的香味,更重要的是此酒有千杯不醉之說。
但是,不知何時開始,宮中就有一個奇怪的傳言:說玫瑰紅就是一種禍國殃民的物,凡是哪個皇上用玫瑰紅做禦用酒的,都是亡國之君,要知道,在那種封建年代,這樣的傳說真是極其可怕。
自從呂鶴鬆聽到了宮裏的傳聞,他每天都在恐懼中度日。他怕皇上聽到了傳言,自己將會被殺頭,甚至株連九族。
其實,他不了解楊廣。
即使楊廣聽到了這樣的說法,也不會殺了呂鶴鬆,殺了他酒誰釀?再者,如果楊廣能聽進去進諫,那他就不會是暴君,更不會真的做了亡國之君。
人都有個通病,那就是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好,更何況這是在宮廷之中,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得到了皇上的賞識那就意味著出人頭地,誰不想得寵啊?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嬪妃宮女乃至太監,能得到皇上的一句讚賞那是莫大的榮幸。
呂鶴鬆就在這樣的一個亂世中生存著,雖然生存的很煎熬,但能從事釀酒,並且給皇上釀酒,也是痛並快樂著。
在王薄起義之前,呂鶴鬆除了受到宮中小人的排擠,也沒有別的痛苦,那些流言蜚語他隻是一笑置之。可是王薄起義以後,朝廷的部隊不爭氣,人人自危,呂鶴鬆漸漸受到了謠言的幹擾。
呂鶴鬆雖然身在宮裏,對天下大事也是有所耳聞的,他知道無論傳來什麼樣的戰報皇上都得喝酒,慶功酒還是悶酒?和他無關,但他必須得釀酒,皇上離不開酒。可是皇上越是欣賞他的酒,其他人越是眼紅。
所以呂鶴鬆就算再怎麼得到楊廣的賞識,日子也是不好過的,得到一個人的賞賜招來所有人的嫉妒,明著對你笑臉相迎,暗地裏使壞……
而皇上從來不會關注這些,他隻會於呂鶴鬆的玫瑰紅!
在宮裏的日子縱然不好過,呂鶴鬆也總是一天天挨了下來,隻是那些流言蜚語讓他越發的氣憤。
“喝了我的酒就得亡國?”呂鶴鬆心想:“如果真是這樣,那些叛賊應該來找我,多給我些銀子,讓我多多給皇上釀酒,他們不用打仗了,大隋朝直接亡國得了!還費勁打什麼?”
呂鶴鬆心裏生氣,嘴上卻不敢說,他也算一個膽小怕事的人,靠著祖上傳的手藝,老老實實釀酒才是他的信念。
爆中司酒監不止呂鶴鬆一個釀酒師,那些釀酒師自己手藝不精,妒忌心到是挺重,散播謠言,借此來欺負呂鶴鬆,呂鶴鬆也不跟他們一般見識,隻是兢兢業業的為皇上釀酒。
也不知道是老天要滅隋朝,還是這玫瑰紅確實有某種魔力,自王薄起義以後朝廷連連接到敗報,隋煬帝卻終日飲酒作樂,奏折堆成山。
眼看著朝廷接連敗北,宮裏司酒監的人再次借題發揮起來,紛紛在在背後說,呂鶴鬆的酒沾了商朝妲己的氣,喜歡喝此酒的君王都會成為亡國之君。
呂鶴鬆雖然不相信這些話,但架不住這些人整天說,而且朝廷也不爭氣,被隋煬帝眼中的烏合之眾打得潰不成軍。呂鶴鬆心裏也犯嘀咕,他怕傳說是真的,他怕連累九族,更怕成為國家的罪人。
但凡好東西都會有人惦記著,司酒監的人看著呂鶴鬆的酒被皇上特別的喜愛,自己釀的酒隻能入小場麵,就有些人心生歹念!
有一個人叫李博遠的釀酒師,他也是身出名門,山東人,在老家世代釀酒,祖先也是在當地大有名氣,在他的老家八成的酒館都李博遠家提供的酒,就因為這樣,他才有機會來宮裏給皇家釀酒,他家的酒雖然也算是好酒,但沒有特別之處。
其實,他能進宮給皇家釀酒也算是光宗耀祖了,但人的是無止境的,李博遠看著呂鶴鬆的酒被皇上賞識心裏很不痛快,老話說的好,媳婦都是別人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以釀酒為生的李博遠就把自己釀的酒當成自己的孩子,他覺得誰的酒都沒自己的好喝,當然,那也是他真沒喝過呂鶴鬆的酒,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呂鶴鬆的酒越來越得到皇上的賞識,李博遠也對他的酒越來越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酒能讓皇上如此這般的喜愛?但礙於麵子,他不能主動提出嚐嚐呂鶴鬆的酒,如果這樣,不被其他人笑掉大牙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