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1 / 1)

很久、很久以前,據說廣東的中部原本是連著珠江三角洲的一塊大平原,稱廣東平原。如來佛座下有一位專門主管我國嶺南事務的“好奇佛”。平常喜嗜酒。不知從何時起,“好奇佛”和“酒仙”混到了一塊,倆人常常相約牛飲。

喝酒的人都有一共性,喝到了一定程度嗓門就高,酒話連篇,聲音山大,生怕坐在對麵的人聽不見,又容不得別人插一句半句話。愛喝酒的人會常醉,醉了就發酒瘋,酒神也好,酒仙也罷,通常會做出令人難以理解的事。

話說有一日,酒仙又約好奇佛飄去南海島,躲在五指山裏喝酒。酒仙不知在哪裏弄來了兩埕老年陳釀。盛情難卻,好奇佛捎上S國產的時鮮水果欣然赴約。酒仙鬼馬得很,明知好奇佛是不準吃狗肉的,卻特地帶上幾斤做下酒菜,饞得好奇佛直翻白眼。倆人對酌半個時辰不到,一空酒埕子早已側翻在地。好奇佛吃著水果,時不時拿眼去瞟那半鍋大蒜陳皮炆狗肉,聞著香香的。惹得心頭癢癢,煩燥不已。半埕酒下肚,好奇佛的舌頭早已粗大麻木,含糊不清說著話。

酒仙實在不耐煩好奇佛嘮嘮叨叨重來複去說“你聽我說……”,心頭煩躁。一時性起,便笑著挪喻說:“誒,總說你有什麼、什麼能有耐。什麼消息靈通的,好像天上懂一半,地上全曉得。其實,在佛界裏,你是個很屎很差勁的佛。知道不?打個比方說就在你管轄的地方,”酒仙“呃”的一聲,打了個飽隔“就說廣東吧,廣東的中心點在哪裏?在哪?不知道吧?……嘻嘻嘻!嘿嘿嘿!還說是佛呢!哼。哈哈哈……”

酒仙提的問題,好奇佛還真的不知道。隻見他那張圓臉一陣紅一陣白。好奇佛何曾給人陰陽怪氣地奚落過?心頭三分羞憤、七分惱怒,道:“不就是那個鳥毛中心點嗎?!我用刀子像切豆腐似的把它切下來,再用筷子一撐不就得了?我是怕上頭知道了不好辦,要是如來知道……,咦?你想氣我?我偏不怕你,我倒要氣死你!我不敢我就是吊馬桶的。你有這能耐麼?有麼?!就你這小樣兒的。”說著,好奇佛搖晃著站起身,果真從腰間掏出一把很小很薄的刀片,跳上一塊雲頭,很快飄到了廣東上空,伸出右手從左至右比劃了一圈,把廣東版塊像切蛋糕似的切了下來。眯著醉眼,左手托起軟綿綿的、鍋餅也似的地塊,右手伸出食指,在地底下摸索一下就往上頂。地塊往左一傾,好奇佛便往左一撐。地塊又往右一斜,他又往右一頂……。可憐他這頂一頂,那撐一撐,結果好好的一塊廣東平原,被整得像麻婆的炸油餅一般模樣:東一凸西一凹的。南突出一座山、北漲起一片嶺。

粵中以北就形成了現在的丘陵地帶了。廣東各地民眾及各路神仙大罵好奇佛是個酒鬼、糊塗臭鴨蛋。紛紛寫奏折、狀紙狀告好奇佛、酒仙。玉帝接奏後很是惱火,召見如來商量。兩位頭頭毫無異議把好奇佛貶了;另罰酒仙閑散人間,不得再返仙界享用民間香火供奉。

好奇佛被貶那天,有人帶著譏笑的口吻問好奇佛:“俗話說一客不煩二主,你搞出來的那些山呀崗的叫什麼呀?你總得起個名吧?”

好奇佛抖了抖拴在手腕的粗大鐵鏈,歎了口氣幽幽道:“管它呢,媽的,稀裏糊塗,愛叫什麼就叫什麼。”後來,人們就把廣東的中部地帶叫糊崗。再後來,有人就叫湖崗。再再後來又叫佛崗。佛崗境內的山,人們就憑形象分別把它叫做觀音山,獨王山,苦茶山,火夾嶺,……。這裏的山不相連,更不用說成脈。山與山之間有溪,有河,有平地相隔。古人就在這平地裏開墾農田,挖溝築壩、劈山引水,四季耕種,繁衍後代,生生息息。就是這裏的山山水水,它哺育了千千萬萬的佛 崗人民,創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山風嘯林疾風起,深澗田野刀槍鳴。今朝血腥已遠去,舊日英魂總長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