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一代悲情君王,千古詞帝。他精通詩詞,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尤精鑒賞,是一位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詞人。他曾是不愛江山、隻愛花前月下的南唐後主,也是深陷囹圄、痛憶故國的亡國之君。

他不僅是名垂千古的偉大詞人,還是五代南唐的末代君主。翻開曆史,我們會看到一個平庸、懦弱的末代君王——南唐後主。南唐是一個短暫的國家,從開國到滅亡,不過短短39個春秋,前後卻經曆了三個君主的統治。從開國先主李昪到中主李璟,最後到後主李煜,這祖孫三代經曆了一個可笑的變化——在治國才能上,一代不如一代,在文學才華上,反而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輝煌燦爛。李煜一生命運坎坷,流離失所,錯為君王,卻成以千古詞人之殤,留給世人最深的隱痛。在詞宗與君主、天才與庸才、成功與失敗之間,他演繹著自己的傳奇故事。他的一生成為千古佳話,被代代傳頌。

李煜可謂是曆史中最悲情的文人,縱然有懷才不遇的憤懣,仕途坎坷的惶然,國破家亡的傷感,都敵不過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之囚”的悲涼,這種悲情流於筆端,歎出了即將亡國的“黃花冷落不成豔,紅葉颼飀競鼓聲”的害怕與孤單;流出了成為階下囚之後“胭脂淚,留人醉”的惆悵與哀傷;表達出對趙氏王朝反抗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放縱與豪氣。李煜一生悲情與才情交加,讓人錘煉、慨歎。

李清照,宋代婉約派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之家,才華過人,善屬文,於詩尤工,但一生顛離漂泊。

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其住所為“易安堂”,李清照也故自封為易安居士。中原淪陷後,與丈夫南遷,過著顛沛流離、淒涼愁苦的生活。後趙明誠病死,為境所迫,李清照改嫁張汝舟,竟遇人不淑,無奈之下,隻得將張犯法之事告發,才得以自由,卻落得孤苦終生。

她是“興盡晚歸舟”,“驚起一灘鷗鷺”的天真少女,也是那“人比黃花瘦”,還懷著“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等著“雲中誰寄錦書來”的閨閣思婦,亦是那“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的孤獨老婦人,她在平淡清雅的詩詞世界中撚墨獨舞,高唱一曲寂寞的相思離歌,任憑滄桑變幻,風雨雕琢,伴著淒苦,伴著孤獨,伴著對愛人的思念和對過往的追索,活在這寂寞的人世間。

本書真實地勾勒了悲情詞人李煜、婉約詞人李清照的曲折人生,讀者通過完美的賞析能夠更深入細致地了解二位詞人的生活、情感曆程。他們的生命本就是詩,他們的世界本就無比多情。走進本書,走近宋詞品人生,品讀李煜“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風花雪月和李清照“點點都是相思淚”的如夢花事,在經典唯美的詩詞中追憶塵煙如夢的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