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都買不起木炭了,難不成還有錢買的起價格相差不多的什麼煤石麼?
故而來道去,最終卻還是卡在了這官道貫通一事上!
若是秦川無法與外界的商道貫通相連,那麼即便秦國內部商道串聯,四通八達,卻又有何用呢?
可若是欲要走出秦國,這官道又如何去修,又應該由誰來修呢?
當然,趙政自是可以同虎牢商道一樣,自己出資修整商路,然後設卡收費,設法收回成本。
但要知道的是,這整修官道與打通商道可是完全兩個概念!
打通商道之後,占盡地利優勢的虎牢商道,自然可以變著法子收稅,而且除過稅金之外還可以收租!
城中那些旺鋪若是全都租了出去,這自然也是一筆極為不菲的巨額收入!
可整修官道,不僅勞心勞力,投入成本極其巨大不,最終能夠收取的稅收更是少的可憐!
畢竟你隻是一條官道而已,最多收些通行往來的關費而已,不然還能怎樣?
若是收的少了,根本入不敷出,可能收的稅金都還不夠投入巨額資金的利息成本。
若是收的多了,又會有誰願意走上你這條官道呢?
更何況,從漢陽修往西京的官道,彎彎曲曲,拐來扭去,多達數千裏之遙,又豈是一兩年功夫能夠修出來的?
即便趙政目下硬咬著牙修了出來,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火!
更何況,這根本就是一筆無底洞般的賠本買賣,幾乎注定不可能收回成本,而且還要與沿途的十餘郡打交道,又哪是那麼容易之事了?
故而,當這一難題再一次擺在趙政麵前之時,他除過歎氣之外,卻也著實是深感無力啊……
“九弟,何不依為兄所言……你我秦宋兩國各出一半,整修官道作以通商呢?”
趙謙坐於一旁,望著年幼的九弟臉上,又一次顯露而出的憂容,不禁主動開口而道。
“如此一來,最起碼涼州至澤州之商道,便可至此貫通啊!”
此言一出,頓令霍金眼前一亮,卻是一臉難以置信般的望向宋王殿下,萬萬未曾想到他竟會這般深明大義!
“皇兄啊,此事並非那般簡單之事啊!整修官道不比打通商道,所斥之資根本難以想象!若真由你我兩國所出,即便收取關稅以作彌補……也注定是一筆賠本買賣啊!”
但趙政卻隻是連連搖首,歎息而道。
“可……”
趙謙還欲多言,卻隻見九弟忽而擺手,打斷而道。
“皇兄,治國之道,勝在長久!若事事都由你我私開府庫而成,即便你我身為一國之君……卻又能補的了多大的窟窿呢?”
趙政艱難擺手,緩緩頓挫而道。
“如此任性所為,卻並非治國之法啊……”
……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講壇》,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易上!
今啊,我們要講的,是我們傳奇的千古一帝——乾始皇!
熟悉曆史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乾始皇趙政在一統九州之前,曾被封為秦王,封地呢……就在當時大乾王朝的邊郡——秦川郡!
秦川郡作為邊郡,那麼大家自然也就可想而知,它的窮困與貧瘠。
按理來,一般人要是被封在這種地方,那多半是自暴自棄,得過且過了!
但是我們的乾始皇啊,既然能夠成為千古一帝,那豈能是一般人比得了的?
他雖然被封在這種窮困邊郡,卻不僅沒有因此而怨尤人,自甘墮落,反而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將秦國從一個的邊郡國,發展為當時整個九州最為強大的郡國,且沒有之一!
那麼大家可能就要問了,乾始皇究竟使了什麼手段,竟然使秦國如此迅速的強大起來呢?
當然了,這個問題起來可就複雜了,但今呢,我們隻是取其中的一部分原因,進行分析與探討。
今我們要講的啊,便是秦國興盛的根源之一——大興商貿!
乾始皇為了大興商貿,不僅打通了虎牢商道,使秦國一躍成為了九州通商樞紐,更是親自為當時的華夏商貿城親筆題字!
這就是我們如今非常熟知,且被國內一位創業教父頻繁引用的千古商道名言!
——讓下沒有難做得生意!
所以我們乾始皇之所以能夠一統九州,除過高超的政治智慧之外,極為先進的商業理念卻也是絲毫不容忽視的啊……”
——《百家講壇》·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