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禮興樂盛,始我宗周 楔子(1 / 2)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十四日,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

天沒亮便早早起來的我,穿上了一身前日剛洗過得中山裝。

待整理好身上的一切,我看了一眼牆壁上的掛鍾,五點三十分,是卯時二刻。

我住在滬城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有一套不到一百平米的兩室房。

這套房子是我在一九二七年三月用兩根小黃魚兒買下的,那時正趕上滬城工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很多房東都害怕北伐軍來了會強占他們的房子紛紛折價賣了出逃,但那個兵荒馬亂的時節,逃又能逃到哪兒呢?

她當時對我說這房子買貴了,我聽了也隻是笑了笑說總會有值得的那天。

不想半個月後她便......

這些年我一直在等著她和他們回來的日子,如今我終於快等到了,而這棟房也終於值得了。

我在滬城沒有什麼朋友,當年一起打過鬼子的老友大多都去世了,仍在世的我沒去見也不敢去見。

他們老了,而我的容顏卻未變。我沒有用自己的方法讓他們延年,那是對他們的不尊敬。

英雄自歸英雄處,英魂不滅化英靈!

......

我放在臥室的陳年木箱裏有三個牌位,上麵書著的分別是“九州華夏”“黎民蒼生”“列祖列宗”。

小心翼翼地把牌位放在廳中的桌上,從廚房裏拿來昨日買的三牲裝盤擺正。

今天是民間紀念聖師的日子,又是我啟程回西城準備迎接他們之日,所以我祭了太牢。

三炷清香被我點燃,被穩穩地插在香爐中。

我回身撤了一小步,屈膝跪地,用左手按著右手拱手在地,相合的雙手放置在兩膝之前並不分散,再慢慢把頭向兩手前的地麵上伸去,俯伏身體向下直到頭部碰到地麵並且停留一會。

這便是稽首之禮,如此三次。

禮畢,我站起身一動未動,此刻的我時而清醒時而茫然地看著那三個牌位,耳邊卻隱隱響起了那首童謠:

“世人都說長生好,卻有俗塵忘不了;

服下靈丹與妙藥,壽星搖頭又晃腦;

世人都說長生好,卻有功名忘不了;

寒窗織頂烏紗帽,換來利祿活到老;

世人都說長生好,卻有雙親忘不了;

家中奉養全孝道,黃土一抔墳長草;

世人都說長生好,卻有嬌妻忘不了;

結發畫眉相歡笑,少見白頭又偕老;

世人都說長生好,卻有兒孫忘不了;

攢下千廩五穀肴,仍憂後人難吃飽;

世人都說長生好,我卻閉目露苦笑;

汝若知我生平事,再說長生好不好!”

此童謠名為《長生謠》,乃我昔日於夢阮家中所作,卻被他笑罵著說我抄襲。

而今想來,隻懷念夢阮那難得的笑。

......

離他們歸來還有些日子,我已有些不合常理地迫不及待,弄堂的這棟房子沒舍得賣,倒是在西城又置辦了一套占地幾畝的小田園。

可是還算富裕我並沒有坐回西城的飛機,而是買了一張硬座。除了那三個牌位我要隨身帶著,其他的一些雜物都郵寄打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