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本書,與其說我們編輯的是一本道德讀物,毋寧說是在進行一次道德朝聖。盡管道德模範的事跡已經家喻戶曉,盡管我們已經一次次地領略了模範們的動人風采,然而,這一次的編輯過程中,我們依然數度落淚,我們的心靈經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道德洗禮。

道德模範和一切的模範們之所以總能讓人感動,是因為他們或驚心動魄或平平淡淡的事跡,直指我們每個人人性深處最溫暖處,直指我們每個人人性深處最隱秘處。他們的善行昭德,讓我們因人性的感動而共鳴,讓我們因道義的高尚而震撼,同時,也讓我們反躬自問,為自己內心深處尚還潛藏著的“小”而羞愧,並因此自省、奮發。

模範的意義正在於此,榜樣的力量正在於此。

我們常說,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中華民族是一個興旺發達的民族。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在多災多難中生生不息並興旺發達,正是因為,無論哪個時代——風雨如磐的黑暗時期,凱歌行進的光明歲月;風雲詭譎的動蕩年代,新舊激蕩的開拓日子,中華民族中總有一批批德行高潔的誌士仁人前赴後繼,公而忘私,先人後己,互幫互助,用自己散發著道德光輝的善舉懿行,維護著民族的健康壯大,引領著民族前進的方向。

誰是今天的誌士仁人?道德模範們就是新時期的誌士仁人!

全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由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主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選拔最廣的道德模範評選,在9月20日——“公民道德日”這一天隆重揭曉。自2007年第一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經過2009年的第二屆、2011年的第三屆,迄今已經產生了三屆共計160餘位模範,以及更為廣大的道德模範提名群體。他們或助人為樂,或見義勇為,或誠實守信,或敬業奉獻,或孝老愛親……他們或轟轟烈烈,或平平淡淡;或壯美絕倫,或默默無聞……他們中間,有奮不顧身,舍生取義的見義勇為的英雄們,有守著崗位,不求人知的敬業奉獻的勞動者;有腰纏萬貫卻誠實守信的企業家,也有清貧艱辛卻助人為樂的下崗職工;更有含辛茹苦,無怨無悔的孝老愛親的平凡好人們。他們中間,有耄耋之年的爺爺奶奶,也有青春綻放的80後、90後;他們有的來自機關工廠,有的穿行在市井街巷;有的在農村,有的在邊疆;有的在校園,有的在軍營……這些,年齡、性別、職業不同的模範們佇立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征程中的英雄雕像,表現著我們這個民族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優秀品質。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根本任務。並強調,要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國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什麼?書中的道德模範們給我們樹立了鮮活的榜樣。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誌親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並掀起全國人民向雷鋒同誌學習的熱潮。此後,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該書的出版,正值第49個雷鋒精神學習日,其紀念意義尤為重大,這也算是我們敬仰雷鋒精神的一種獻禮。

雷鋒在哪裏?雷鋒就在我們身邊!這些道德模範們正是我們身邊“活雷鋒”的代表。從堅守“愛心之路”的深圳義工叢飛,到把雷鋒道路作為人生選擇的“當代雷鋒”郭明義,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行進中,雷鋒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先進本色,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是一麵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心靈旗幟。

春天來到了,大地一片勃勃生機,公民的道德實踐也呈現著新的圖景。讓我們以深入開展學習雷鋒活動為契機,大力書寫我們時代的精神史詩,以道德模範們為榜樣,從自身做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公民道德建設的模範,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的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