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美麗新世界(1 / 2)

我出生在黑鐵時代,並未見到國家在黃金時代真正繁榮的樣子。但是看那些曆史資料說,最繁榮的黃金時代時期貧富差距不大,階級也沒有完全固化,醫療、養老、教育的福利也是比較完善,媒體和政府也是站在對立麵,相互監督。

那時候的總理們很受人民愛戴,更甚的是黃金時代最後一任總理周景廷去世的時候,更有十萬民眾十裏長街送總理的場麵,以至於很多老一輩的人們一提這件事就十分之動容。那時候也沒有以貧富身份地位而劃分新區,也沒有各種各樣的區域歧視。

或許是因為盛極必衰的緣故,在進入黑鐵時代以後,這一切的一切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貧富差距逐漸擴大,毒品也隨之泛濫,階級也完全固化。在這裏,秘密警察無處不在,在這裏,同性戀者和反對人士皆會被抓去集中營為化學藥品做人體試驗。

政府為了更好的統治,便給劃分了區域,拋開首都鳳凰行政特區和富人聚集地藕舫區之外,小康階級和中產階級相隔,劃分成了景窗區和隱霧區。貧民和從事特殊職業的人不在少數,也就是在他們眼裏的“那裏”,他們由此被劃分成了太乙區和青春區。

也是正因為如此,在這裏,便再也沒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原本逐漸完善的法律在有權勢的富人和政要的眼裏也是如同虛擲。法律對他們來說沒什麼用處,唯一能拘束精英階層的也就隻有道德和人倫底線了。

因為劃分區域的緣故,所以很多人都對這兩個區避之不及,特別是貧民集中地太乙區,或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觀念在他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總覺得他們窮也是有窮的道理,大家自然是不願意提及那個地方的。

這就是現在大致的狀況,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畢竟是少數,但這少數人都是靠大多數人供養起來的。豪門精英階層要有,窮人、中產階級、小康階層也要有,這也算是所謂的平衡。

再來說說我,在我很小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說,我是烈士的後代,也是正兒八經的烈士家屬。我祖上四代都為打擊犯罪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能是因為家族裏大多數人警察的緣故,等到了我這一輩,如今隻有我一人。

也是因為我家人以生命為代價先後都立了不少一等功和打擊罪犯的強度大,所以自打我一出生是受行政特區的關注,一個能從黃金時代到黑鐵時代跨越了一百多年了都是從事警察的家族在這個國家也算是少見。

當然了,整個家族就我沒出事不僅僅是因為我年紀小受各位警察叔叔伯伯的保護,那時候我的年紀也不過才三歲,自此我就成了夏家最後的一條血脈。

在我父母犧牲的消息確認之後,那幫大佬就把我安排去了藕舫區的蘇家,我隻記得有個胡子大叔說:“夏家四代忠烈,如今到了第五代卻隻剩下夏邈一人,作為夏家最後一條血脈,是得要給她安排一個好去處的,能保她一世平安。”

對了,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叫夏邈,前段時間剛過十九歲,在鳳凰大學的新聞院讀大三,成績排整個院前五。不過新聞這個行業嘛,還是得憑良心做,反正現在為金錢折腰的新聞工作者也不是沒有,黃金時代全盛時期這類人比較少,但現在都已經到黑鐵時代了,誰還會記得以前的媒體是用來監督政府的,黃金時代的繁榮哪能是黑鐵時代和白銀時代所能比的。不過每個時代總有楷模,有良心的媒體和報紙也不是沒有,隻是少見罷了。

現在大三的學生有那麼一部分出去實習了,我倒是沒覺得實習如何如何好,大多數專業實習就是是給人端茶倒水的活嘛。何況待在學校也沒什麼不好,我的舍友蘇涵超和宋霽都還沒擔心過實習,我還擔心什麼。

這裏提一下我的舍友蘇涵超,在我來蘇家之後一直都是她庇佑的我。主要的還是她那個作天作地的姐姐蘇丹妮一直看我不爽,總覺得我一個隱霧區來的普通人來到藕舫區有名望的蘇家,除了蹭吃蹭喝還能幹什麼。她哪知現在藕舫區和鳳凰行政特區的人們過的如此舒坦,全是靠著我們這幫各行各業的普通人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