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在跌宕起伏中才能學會一切,包括愛。
這本隨筆集更像一部情感成長錄,誰也不是生來就情商一百的,於是會犯錯,然後知錯,再一點點摸索著找尋戀愛的法門。這些寫出來的曲折,如果能開解到你,是我最希望的事。但也希望書中人犯過的錯,你都可以巧妙地避開。
很早之前發過一條微博——“以前太愛給生活加戲,把一些平常的事情誇大,於是感覺這世上處處都是絕情與深情,導致容易極端地看待情感關係。遭受到一點不如意就對整段感情產生懷疑,得了一點體貼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交付真心。可這世上沒有時刻周到的人,而看似深情的蛛絲馬跡有時候也隻是誤會一場。於是不再相信直覺,那些曾經看好或看壞的事,如今大都不好不壞。”
這條微博下麵的一條評論直到現在依舊讓我感到戳心——“好像越敏感的人越懂得反思,在情緒管理方麵能夠漸漸進步,即使他們早年的表現要比常人差很多。”
或許每個人其實都是這樣一點點成長的,從幼稚到成熟,我們有很長的路要走。
前些日子跟朋友吃飯,聊起曾經的戀愛,紛紛展開了自我檢討——哪裏做得不對,又如何自私猖狂,最後簡單的飯局變成了群體懺悔。
想來自己也是如此,以前戀愛很強勢,總是不肯先低頭,輕易就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跟對方爭論起來。在氣急敗壞的時候又愛把自己的付出拎出來說,試圖喚起對方的內疚感和責任感,偏偏對方也不服輸,把自己做的種種提出來比較,導致一件小事上升到自私與否的層麵。這是因為彼時眼裏的對方都隻記得自己的付出,而將另一方的付出卻拋諸腦後,於是雙方都變得像兩個斤斤計較的小孩,互不相讓;又因為彼此過於自我,說話不顧及對方感受,這樣將不愉快堆積起來,最後消耗的還是感情。
可是這些年,談過幾次戀愛,執迷過無果,傷過與被傷過之後,終歸成熟了起來。不再固執,開始懂得體諒和退讓,清楚了自己不要什麼,也能試著去了解對方想要什麼。
也許你也一樣,不小心弄丟過重要的東西——灑了的牛奶、遺失的錢包、走散的愛人、斷掉的友情……當你做什麼都於事無補、無法挽回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好過一點。丟都丟了,就別再哭了。
願你永遠內心柔軟,受過的傷都不留痕跡,每一次都傾盡全力去痛去愛;願你不用掩蓋傷口,不用笑著逞強,去瘋去狂去感受;願你每一次麵對傷害,都能卷土重來;願你別睡太晚,別愛太滿。
而在下一次遇到對的人之前,我們都要努力變成更好的愛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