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鑾鈴入夢(1 / 2)

早春的夜仍舊寒涼,隻有城外的柳莊才會這樣墨黑一片,間或傳來幾聲犬吠和蛙鳴。

一連串輕微的腳步聲在耳畔響起。

“姑娘,起吧!莊子離著靜王府還有不少的路程,可不敢遲了,教王妃知道您如今搬到了這裏,又該擔心了!”

婢女默琴和阿蘭躬身立在床榻外,雙手掐在一起,並不敢上前來掀紗帳,見帳內少女動也未動,心中更加忐忑。

“和鸞雍雍,萬福攸同!怪不得,今日的宴會就是——”

到此處,帳內的少女突然頓住了,繼而輕歎一聲,“罷了,把緊要的東西整理一下,讓劉婆子送回侯府吧,我們不會再來柳莊了。”

阿蘭心中一動,和鸞雍雍,的可是子的鑾駕,莫不是今日隆德帝會去靜王府?那可是大的好事,靜王重獲聖寵了?但姑娘又怎會知道?難道是近日纏綿病榻,想癡了心?

默琴聽到少女的聲音,忙上前掀開紗帳,扶著她起身。

少女正值十三四歲的豆蔻年華,身形略顯纖弱,膚白勝雪,一雙翦水秋瞳盈盈生輝,眼尾處一顆淚痣似有還無,便是如今病歪歪的樣子,也透出一種驚心動魄的空靈之美。

她便是京中久負盛名的荀侯府嫡出六姑娘——荀青鸞。

提起荀青鸞京中幾乎無人不識,十二歲便憑著一雙丹青妙手豔絕下,摘得大郢王朝第一美饒稱號。最初聽到此消息的人心中都頗為好奇,怎麼畫師成名靠的不是技法而是樣貌?

原因無他,她的成名作畫的乃是自己的肖像,經由畫師臨摹拓印在坊間廣為流傳。就像人們調侃的那樣,荀青鸞是畫師裏的美人,美人裏的畫師。

青鸞推開默琴手中的寶藍色錦衣,淡淡道,“還是穿的素靜些吧,免得招惹事非。”

阿蘭癡癡一笑,“姑娘生得美,穿什麼都好看,隻是你近日病著,再穿得素靜了,又要惹王妃擔心了。”

青鸞抿了抿唇,是啊,又要教齲心了,她是侯府眾多子女中最不讓人省心的一個,命運幾番捉弄,將她卷入了風雲詭譎的皇宮,三尺白綾,斷送了她的一生,更斷送了整個荀侯府。

再回首,卻是十四歲這一年,初見隆德帝的日子,她在一串悠揚悅耳的玲聲中醒來。

這樣的重生對她而言,沒有半分喜悅,因為她知道,那是帝王車駕前鑾鈴發出的聲音,鑾鈴入夢,她難道還要重蹈覆轍?

既見君子,再沒有了前世的尊崇和敬畏,有的隻是對未來的彷徨和無奈。

青鸞抬起手,由著兩個婢女給她穿上了那件寶藍色的錦衣,該來的總會來,絕不因一件衣服而改變。

“這是什麼?姑娘原先的珊瑚手釧呢?”

青鸞抬眸看去,右手腕上掛著一串銅製的鈴鐺,三條細細的鏈子一直延伸到無名指處,連接著一枚造型奇特的指環,她腦中嗚一聲響,這是——

前世太子被廢黜,做為太子妃的她也被打入冷宮,在那暗無日的地方,她見到了清瘦孱弱的長樂,一位在冷宮活了二十二年的嫡長公主,這串銅鈴便是她給的。

“母後生我時胎位不正,太醫斷言兩個都活不成,母後的心腹李嬤嬤,那時母後都沒有力氣了,我是聽著它的鈴音自已爬出來的,它的聲音代表——生,如今已有二十三年沒有響過了。”

前世的她並未在意長樂的話,此刻卻言猶在耳,字字清晰。

怎麼重生的她獨獨帶著這個東西回來?青鸞的手不由自主地轉了轉,銅鈴仍舊沒有發出半點聲音。

青鸞眼圈一紅,伸手探向了自已的腹,她何嚐不想讓這銅鈴再響一次,可是她怕,怕自已的孩子也如長樂公主一般,永遠活在這世上最陰冷的地方。不如就胎死腹中吧,將自已最後的一點體溫留給他。

在大郢王朝銅製品一般隻有最底層的婦人才會戴,阿蘭嚐試了幾次,怎麼也取不下來,也隻好等以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