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房四寶一成型,代表沈和容步入儒家第八境,治國境界。
相較於其他人鄭重準備,挑選雷雨焚香更衣秉燭夜讀,感應地之後,文華才氣與地之靈交彙,最終跨過門檻結成如椽巨筆的場麵,沈和容眼下就跟吃飯喝水一樣。
配上她頭頂遠比不上如椽巨筆那麼吸引人眼球的文房四寶,簡直像兒戲一樣。
這文房四寶化作流光,收入沈和容頭頂,她若無其事。
張東雲也隻是淡淡問一句:“第八境,這次又打算留多久?”
“不會誤事,請大哥放心。”沈和容答道。
她辭別張東雲,離開大明宮正殿,返回“明易雪”的居所。
殿內,隻剩張東雲一人。
他仰靠椅背,閉目養神。
從始至終,他沒有提過張中行和九峰書院的事情。
不過,沈和容決定不再停留於第七境,在這個時候,相當微妙。
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張東雲隱約感覺,有什麼正在走上正軌。
至於張中行在東唐地麵失蹤,會不會引得九峰書院的人來找?
某城主巴不得有人找上門來。
幾日之後,還當真有人找來了。
不過,不是九峰書院的人。
而是某種意義上的“鄰居”。
“西周?”
張東雲投影的烏雲先生,坐在樞殿內,看著麵前的文虎。
對方進入係統範圍,他就心中有數了,不過烏雲先生麵上,不動聲色。
“稟前輩,確實是西周王室大內護衛統領。”文虎躬身道:“本派韓師伯早年曾到過西周地麵遊曆,在那時跟對方打過交道。”
大明宮中,張東雲若有所思。
龍北郡,位於東唐王朝西北一帶。
向北去,就是北疆邊陲,國境對麵,乃是北齊領土。
之前大河龍門門主“龍王”李傑,麵臨唐王追殺,就是一路向北,越過邊境進入北齊。
唐王因顧慮長安帶來的內患,最終沒有追入北齊地界。
龍北郡向西,倒仍是東唐地界河西郡。
但河西郡再往西去,就是西周王朝的地方了。
此前,西周、東唐相安無事。
但現在西周王室大內侍衛統領,跑來長安,是什麼目的,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不過,對方是什麼目的,某位姓張的城主其實不在乎。
他聽到消息時,腦袋裏的第一反應其實是:
拿下!
東唐被他擼了快一半了,他正盤算將來如何觸發隨機守護任務,這就有東唐以外的人送上門來了。
第二反應則是:
且慢。
張城主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眼下自家木材生意固然如火如荼,第二條財路成功開辟,走上正軌,即將趨於穩定。
但當初第一條財路,卻因為東唐王朝而斷了。
大河龍門山門被毀,產業被查封沒收侵吞,連大河上的水路運輸線都難以維持。
碧鬆石晶礦脈的銷路受到影響。
現在步入自產自銷的狀態,大都是長安城內或周邊武者購買取用。
當然,話回來,張城主當初完成係統建設任務,培養出許多第一境剛入門的修行者湊數,自家守著碧鬆石晶礦脈,幫了大忙。
不過現在時過境遷,張東雲就琢磨著,如何再重新建立碧鬆石晶的銷路。
在城裏他自己不在乎花銷問題,但民生自給自足,不用他操心,就最好了。
眼下,通過西周那邊,建立一條外貿銷路,貌似是個辦法。
正好,現在西周的人送上門來了。
“眼下是韓哲在招待他們?”烏雲先生問道。
文虎忙答道:“是的,前輩。”
“帶他們進來。”烏雲先生吩咐道。
文虎應了一聲後告退,去傳信。
身在秦州府城的大河龍門長老韓哲,接到傳訊後,便陪同西周眾人,一起前往龍嶺山脈。
還沒到山前,就看見平原上一眼幾乎望不到邊的城牆。
西周眾人全都心驚。
從東唐傳來的消息情報,關於長安還是太過籠統。
此刻親眼目睹,西周眾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如果不是東唐王室主持,耗費公帑,大興土木,他們實在想不出東唐境內還有誰能這麼大手筆。
關鍵是之前還半點風聲都沒傳出來。
照這麼看來,難怪東唐王朝被這長安城整得焦頭爛額。
不過,西周與長安打交道,會不會也是與虎謀皮?
這地方,距離西周,近不近,遠不遠。
西周王室大內侍衛總管王潛,心中不安起來。
自家王上如果親眼見過這長安,還會派他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