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雞被吃的意義(1 / 2)

雞的存在有著什麼意義,我不知道,但雞的被吃,有著莫大的倫理 學意義。

在此先感謝我某個午飯後的腦洞,和同事小黃孜孜不倦的講解。 那日,我的鄉土知識小百科同事小黃又一次講起了她《呼蘭河傳》

般的童年,講到“爺爺在前麵澆水,我在後麵澆水,爺爺在前麵喂雞, 我在後麵喂雞……”時,我突然想到了什麼,問道:“家裏養雞,一般 養幾隻?”

小黃:“五六隻。” 我心中一凜,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那麼這五六隻裏,有幾隻公的,幾隻母的?” 小黃答道:“一隻公的,其餘都是母的。”(果然……) 我:“果然爽得很,雞竟是三妻四妾的……不過,這些雞意識得到自己是夫妻嗎?它們能覺得自己是一個家庭嗎?” 小黃愣了一下,隨即答道:“它們知道自己是夫妻,因為如果某家的公雞上了別人家的母雞,別人家的公雞就會前來打架。我們小時候看 到的公雞打架,多半就是因為某隻公雞上了不該上的母雞。”(原來如 此,醍醐灌頂。)

我:“那麼,它們有很強的家庭意識的呀!那如果家裏麵來客人 殺雞,豈不等於今天死三老婆,明天死老公,對於它們來說,豈不是 很淒慘?”

小黃又愣了一下,糾正道:“一般不殺公雞。”

我:“哦,是,老公得留著。那這個月死三老婆,下個月死大老 婆,這一家也夠慘的呀。”

小黃:“這……” 我繼續:“還有,隔三岔五它們的孩子就會被取走……這一家人是有多不幸……”

小黃無言,她自小家裏來客人就殺雞,平日裏每天早上吃一枚雞 蛋,隻覺得這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更不會聯想什麼。

我繼續追問:“那麼是什麼決定了這一窩雞裏麵誰被殺?也就是 說,殺三老婆還是大老婆,有必然嗎?”

小黃:“有的。在決定殺誰的時候,要在它們的產蛋量和肉質之間 取一個平衡。如果一隻雞的產蛋量還是在上升的,那麼必不會被殺。如 果它的產蛋量開始下降了,就有可能被殺。但如果太老了,肉無法燒著 吃,便也無法待客,也就留待將來做老母雞湯了。”(我想到了所謂的老母雞湯,心裏有些寒意。)

小黃補充道:“還有,如果這家的公雞很不聽話,總是跟別的公 雞鬥,總是要主人去道歉,那這次就會殺公雞,再重新買一隻小公雞補 上。”(公雞,你別得意。)

我感到這對於其他雞來說非常殘忍,問道:“那,你們殺雞時會把 雞拿到一邊嗎,其他雞知道發生了什麼嗎?”

小黃一臉暴汗:“不會刻意避開,而且,殺完之後它們還會撲騰一 陣子,搞得亂七八糟,所以會被扔回養雞的地方。”

我正義感爆棚:“那其他的雞就看著三老婆垂死撲騰?你們不覺得 殘忍嗎?”(怎麼可以殺雞雞!你們……就不能不讓它們看嗎?可惡的 人類!我幾乎化身雞的代言人,要代表家雞覺悟、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