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有光
滄浪亭位於今江蘇蘇州市,建造者是北宋詩人蘇舜欽。作者應僧人文瑛之請寫下這篇文章,通過描寫滄浪亭的曆史演變,即由園變成亭,由亭變成庵,再由庵變成亭,抒發了對盛衰無常的感慨,同時,他也指出,隻有道德文章才能曆經萬世而不朽。
浮圖文瑛居大雲庵,環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a。亟求餘作《滄浪亭記》b,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
餘曰:昔吳越有國時c,廣陵王鎮吳中d,治南園於子城之西南e,其外戚孫承佑,亦治園於其偏。迨淮海納土,此園不廢。蘇子美始建滄浪亭,最後禪者居之。此滄浪亭為大雲庵也。有庵以來二百年,文瑛尋古遺事,複子美之構於荒殘滅沒之餘,此大雲庵為滄浪亭也。
夫古今之變,朝市改易。嚐登姑蘇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蒼翠,太伯、虞仲之所建f,闔閭、夫差之所爭,子胥、種、蠡之所經營g,今皆無有矣,庵與亭何為者哉?雖然,錢鏐因亂攘竊h,保有吳越,國富兵強,垂及四世,諸子姻戚,乘時奢僭,宮館苑囿,極一時之盛,而子美之亭,乃為釋子所欽重如此。可以見士之欲垂名於千載之後,不與其澌然而俱盡者i,則有在矣。
文瑛讀書喜詩,與吾徒遊,呼之為滄浪僧雲。
注釋
a蘇子美:即北宋文學家蘇舜欽,字子美。
b亟:多次。
c吳越:五代十國時十國之一。
d吳中:舊時對吳郡或蘇州府的別稱。
e南園:泛指園囿。子城:即內城。
f太伯、虞仲:相傳是吳國的開創者。
g子胥、種、蠡:指伍子胥、文種和範蠡。
h錢鏐(liú):吳越國的建立者。攘(rǎnɡ):竊取。
i澌(sī)然:冰塊溶解的樣子。
譯文
僧人文瑛住在大雲庵,那裏四麵環水,就是從前蘇舜欽修築滄浪亭的地方。文瑛多次請我寫一篇《滄浪亭記》,說:“從前蘇舜欽寫的記,記述的是滄浪亭的優美風景,請你記述一下我重建這個亭子的緣由吧。”
我說:從前吳越建國時,廣陵王鎮守吳中,在內城的西南修了一座園子,他的外戚孫承佑在它旁邊也修了座園子。後來淮海這塊土地納入了宋朝的版圖,這座園林沒有廢棄。蘇舜欽開始在這裏修築滄浪亭,後來僧人住在這裏。這就是滄浪亭變成大雲庵的經過。建成大雲庵以來已經兩百年了,文瑛尋訪古代的遺跡,在荒蕪殘破的廢墟上修複蘇舜欽的建築構架,這是大雲庵變成滄浪亭的經過。
曆史變遷,朝代、市容在更改。我曾經登上姑蘇台,眺望五湖的煙波浩渺,群山的蒼翠,太伯、虞仲建立的國家,闔閭、夫差所爭奪的土地,子胥、文種、範蠡所經營的盛世,如今都不複存在了,大雲庵和滄浪亭又算得了什麼呢?雖然是這樣,錢鏐趁著亂世竊取王位,占據了吳越之地,國富兵強,延續了四代,他的子孫和姻戚,借著時運奢侈僭越,宮館園林的修建,盛極一時。然而蘇舜欽的滄浪亭,被佛教僧人如此敬重。可見士人要流傳美名於千年之後,而不和冰塊一樣消失,是有原因的。
文瑛喜歡讀書作詩,跟我們交遊,我們管他叫滄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