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走到了人生第69個年頭,身體極度虛弱的躺在病床上,想坐起來,試了幾次都沒能成功,難道就這麼倒下了?他不願接受這個現實。戰爭年代,惡略的生存環境已使他的身體受到了極大的摧殘,盡管醫生在盡力挽救他的生命,但蠟燭即將耗盡時,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太陽開始西下,晚霞映紅了天空,他仿佛看到了炮火紛飛的戰場,又回到了那個熱血沸騰的年代……
一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期。為打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八路軍總部決定對河北、山西的日偽軍發動百團大戰。8月20日,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1縱隊25團1營(八路軍總部調決死1縱隊25、38兩個主力團參加百團大戰,歸陳賡指揮。)奉命對日軍占領的馬首車站進行攻擊。淩晨,1、2連經30分鍾的激烈戰鬥,分別將車站左右兩翼的碉堡完全占領。車站內的日軍仍以堅固的車站房頂為依托,利用幾挺機槍的猛烈火力進行頑抗,戰士們進攻了幾次都被敵人壓了回來。21日,營長張方寅調3連加入戰鬥。3連攻擊兩次都沒成功,連長仔細的觀察了地形後,與夜間把全連的輕機槍以及槍打的準的戰士集中起來,利用地形掩護,冒雨隱蔽接近敵人工事。戰鬥打響後,在3連機槍和步槍準確的射擊下,日軍的火力暫時被壓製住了。連長抽出駁殼槍果斷的下達了衝鋒命令,兩個排從正麵佯攻,另一個排帶著爆破組從側後偷偷接近敵人。爆破組炸開敵人的圍牆後,被敵人察覺,10餘個端著刺刀的鬼子從車站內衝出,企圖封堵缺口,被3連一名年輕的指揮員帶領掩護組全部打死在院內。他們迅速衝進屋內,消滅了幾個頑抗的鬼子,便朝房頂衝去。閃光中,指揮員發現一個鬼子小隊長正指揮機槍手射擊,他掏出3顆手榴彈扔了過去,幾聲巨響,鬼子的機槍頓時變成了啞巴,戰士們消滅了殘敵占領了房頂。此次戰鬥打死日軍數十名,並擊斃日軍小隊長。
帶領部隊攻上房頂的那個年輕的指揮員就是年僅23歲的工作員南映森。
南映森1917年出生於山西省晉西北的岢嵐縣,這裏夏季幹旱少雨,冬季寒冷難挨,植被稀少,人民生活極為貧苦。他的父親南化文和母親生有3個子女,南映森6歲時,母親得病去世,父親一直靠半耕半醫辛勤勞動養家糊口。好容易讓南映森讀完了小學和3年師範,再也沒有能力繼續供他讀書,於是,南映森便與1933年來到山西省會太原。經老鄉介紹,在西北毛織工廠當了個學徒工。繁重的工作之餘,他參加了工人夜校及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進步組織,初步的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在工人夜校的介紹下,他於1936年10月參軍,在薄一波領導的太原軍政訓練班學習。周恩來同誌做的報告,使他更加明確了抗日高於一切的最高原則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必要性,認識到了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的道理。學習期滿後,他自願加入了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並與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跟隨部隊進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1937年7月,南映森在山西決死1縱隊遊擊二區隊任政治指導員。1938年11月在決死1縱隊遊擊1團9連任指導員,1940年3月部隊整編,他調25團3連被降職使用任工作員。因在戰鬥中作戰機智、勇敢,1940年9月被團裏重新任命為25團3連指導員。
1940年9月至10月,八路軍129師等部隊決定在山西省榆社、遼縣(今左權縣)地區對日軍發動榆遼戰役。戰役於9月23日23時分左、中、右三路發起攻擊,先後攻克沿畢、小嶺底、鋪上等據點。25日下午,第386旅經數次強攻占領榆社中學,將守軍400餘人大部殲滅。右路軍一部分兵力圍困管頭日軍;另一部經1晝夜激戰,占領石匣據點。遼縣以北的寒王據點也被新編第10旅攻克,遼縣已陷於孤立。此時,劉伯承接到偵查員報告,駐和順、武鄉日軍開始分別向遼縣、管頭增援。經慎重考慮,劉伯承決定將129師主力轉移至紅崖頭、關地堖地區,待機殲滅武鄉東援管頭之日軍。30日9時,日軍援軍600餘人在榆樹節與385旅遭遇,386旅、決死1縱隊25團、38團隨即也從日軍後方、側翼同時展開進攻,將日軍包圍於紅崖頭、關地堖地區。386旅、決死1縱隊25團、38團連續發動10次進攻,消滅不少鬼子。10月1日,八路軍再次發動強攻,但由於日軍飛機不斷轟炸掃射,敵人火力又較為猛烈,均未奏效。這時,遼縣西援之日軍已占領寒王,正向遼縣急進,情況對我不利,劉伯承師長命令撤出戰鬥,25團2連和3連負責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因3連連長王奉朝在戰鬥中負傷,由指導員南映森兼連長職務。
天一放亮,敵人就開始發動攻擊了,陣地被敵人的飛機和炮彈炸的千瘡百孔,炮擊剛一停止,黃壓壓的鬼子就端著明晃晃刺刀衝了上來。當日軍衝到距離我軍陣地隻有30來米時,南映森一聲令下,戰士們的手榴彈像雨點般落在了敵人周圍,隨著爆炸的閃光,鬼子的肢體被炸的到處亂飛。趁硝煙還沒散去,戰士們迅速端起步槍射出一排排子彈,鬼子受不了如此猛烈的打擊,退了回去。戰士們在2連長徐長山、3連指導員兼連長南映森的指揮下,英勇作戰,連續打退敵人三次衝鋒,防禦陣地前堆滿了鬼子的屍體。中午時分,日軍又開始發動第四次衝鋒,這次日軍吸取了前幾次進攻失敗的教訓,他們把輕重機槍集中到左右兩側利用交叉火力來掩護鬼子衝鋒。噠噠噠……噠噠噠噠……猛烈的機槍火力頓時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來,敵人離我軍越來越近了,手雷也嗖嗖扔進了戰壕裏,戰士們傷亡開始增加。戰壕內,南映森正在觀察敵人的行動考慮對策,隻見通訊員貓著腰從硝煙彌漫的戰壕內小跑過來。南映森忽然聽到一聲撕破空氣的尖叫聲,還沒等他喊出“趕快臥倒”,隻見一發迫擊炮炮彈從天而降,一下子落到通訊員的背上爆炸了。火光一閃,南映森被爆炸的氣浪推出去二三米遠,等他爬起來查看通信員的傷勢時,通訊員已經不見了蹤影,隻找到了他的一隻手。戰士們的彈藥已經耗盡,日軍端著刺刀衝上了陣地。南映森舉起德國造的二把盒子,用最後一梭子子彈打倒了衝在前麵的兩個日本兵,他撿起地上的三八步槍,高聲喊道:“同誌們,陣地不能丟,一定要把鬼子拚下去!”在他的激勵下,戰士們端起上了刺刀的步槍,勇敢的跳出了戰壕朝敵人衝了上去。四周槍聲已經停止,群山之中,聽到的隻是錚錚、錚鐺、錚錚錚的刺刀碰擊聲;刺殺的呐喊聲和被刺中後倒下的慘叫聲。南映森個子高、胳膊長,和身材矮小、胳膊短腿短的日本人拚刺刀,他隻占便宜不吃虧。他剛刺死一個鬼子,一眼看到一個17歲的小戰士被日本人的刺刀逼的險象環生,他一個箭步衝了過去,用槍托砸倒了鬼子。“跟在我後麵。”他把小戰士拉倒身後,又向鬼子衝去……在雙方都付出較大的傷亡後,戰士們最終把日本鬼子拚了下去。
南映森清點了一下人數,沒有負傷戰士隻剩下15人。他內心的傷感油然而生:前幾天還是100多人的連隊,一個個生龍活虎的戰士,昨天還在和南映森嘮家常,“指導員,抗戰勝利後我要先找個老婆,然後生一群孩子。”“我要把政府分的幾畝地種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愛的他們,為了祖國不受蹂躪,今天卻躺在了這冰冷的土地上。他強忍住淚水,把悲痛深藏在心裏。南映森把2連長徐長山找來,遞給他一支從日軍身上散落的香煙。“長山啊,老實說,參加革命這麼多年拚刺刀還是頭一次。”他環顧了一下戰場繼續說,“以往都是等敵人衝到近處,扔出二排手榴彈,再打上幾排子槍,戰鬥基本就結束了。這次是用刺刀把敵人拚了下去,戰士們都是好樣的!”徐長山也欽佩的說:“回去一定給他們請功。”兩人商量了一下,認為主力部隊已轉移至安全地帶,他們把傷員轉移後,便帶領部隊從絕崖撤出了陣地。
傍晚,他們找到了部隊。此次榆遼戰役,八路軍共擊斃日軍近1000人。
太行山的深秋,涼意已現,枝頭枯黃的樹葉,在陣陣秋風中悄然飄落。
10月6日,日本華北方麵軍多田駿司令官給第1軍下達作戰任務,命令合圍山西晉東南地區的八路軍129師。岡崎大隊參加這次作戰,大隊長為岡崎謙受步兵中佐,全隊共有官兵544名,輜重運輸人員400餘人。
岡崎大隊10月11日開始沿山西省沁縣—西營—王家峪路線東進,他們試圖尋找八路軍總部,實施掏心行動。25日,岡崎率500多日軍沿桐裕河穀瞎闖亂摸進入了黃崖洞。黃崖洞是八路軍兵工廠的所在地,該兵工廠是八路軍在華北最大的武器、彈藥生產基地,一旦被毀,我軍將失去武器、彈藥補給。彭德懷得知此情況後,立即命令129師386旅趕往黃崖洞打退日軍的進犯。在386旅及抗日根據地軍民的襲擾之下,岡崎大隊於10月28日被迫撤到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附近,準備奪道武鄉,退回沁縣。恰巧,剛打完榆遼戰役的八路軍129師、決死1縱隊25團、38團此時正在蟠龍鎮附近休整。彭德懷研究了敵我雙方的兵力後,決心集中優勢兵力消滅這股日軍。他帶領指揮部人員趕到武鄉縣蟠龍鎮石門村親自坐鎮指揮,並把總部的山炮連也調了來。29日晚,他給劉伯承下達命令:命386旅、新編第10旅各一部、385旅一部和決死1縱隊25、38團各一部,於10月30日淩晨4時對日軍岡崎大隊發起攻擊。
關家堖是群嶺環抱中一個高高的山崗,位於太行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其北麵是斷崖陡壁,東西兩側坡度較陡,隻有南坡較平緩,方便出入。從軍事地形上看,關家堖可謂易守難攻之地。南坡上住著50餘戶關姓人家,沿山壁修建了一孔連一孔的窯洞。南坡的對麵是一個比關家堖更高的山崗,叫柳樹堖,與關家堖互為呼應,從柳樹堖上可以利用火力封鎖關家堖的通路。正當八路軍對日軍秘密進行合圍時,岡崎大隊也察覺到了八路軍的意圖,他們連夜占領了關家堖和柳樹堖,拆下當地人家的門窗建成隱蔽所,在山頂平地上還設置了機槍陣地。午夜時分,日軍就在關家堖和柳樹堖部署了一個嚴密的防禦陣地,企圖在此固守吸引住八路軍的主力,待援軍到來予以殲滅。
10月30日淩晨4時,隨著幾發炮彈準確地落到日軍的前沿陣地,八路軍對關家堖和柳樹堖同時發起了攻擊。原本寂靜的夜晚,頓時槍炮聲大作,火光映紅了天空。決死1縱隊38團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向柳樹堖衝去,前麵的戰士被敵人密集的子彈射中倒下,後麵的戰士跨過戰友的身軀繼續攻擊。他們在柳樹堖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和反爭奪,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終於在天亮時搶占了柳樹堖。當38團和25團移交陣地時,夜晚被日軍偷襲,柳樹堖又被日軍占領。在關家堖,386旅772團由東北方向攻擊前進,由於地形十分不利,戰鬥打得異常殘酷。戰士們一次又一次地攻擊,一次又一次的被打退,他們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爬,反複與日軍短兵相接,傷亡極大。日軍飛機不斷飛來轟炸、掃射也造成我軍不小的傷亡。戰鬥至中午,772團1營原本70多人的1連隻剩下3人;50多人的3連隻剩下指導員和2名傷員;近70人的4連也隻剩下10餘人。下午2時,當1營被兄弟部隊換下來時,隻剩下6名戰士。決死1縱隊25團政委淩則之在戰鬥中也中彈犧牲,戰鬥之慘烈可見一斑。
部隊進攻受阻,看到戰士們在敵人密集的火力下一排排倒下,陳賡旅長心痛不已。他拿起電話對彭德懷說:“此處的地形對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岡崎大隊放下山來,另選有利地形打他的伏擊?”“不行,一旦放走日軍,就很難再打著他了,必須在此將其消滅!”彭德懷態度堅決的回答。“這樣打下去,代價太大了!我的老二團快沒人了……決死隊都是些學生娃娃啊,給這支部隊留點骨血吧!”陳賡含著眼淚想說服彭德懷。得到的回答是堅定不移的,“就是拚光了,也要拿下關家堖!”“這樣的打法,我不讚成!”陳賡有些急了。”“有意見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須執行!”彭德懷放下了電話。
八路軍雖占領了關家堖和柳樹堖部分日軍陣地,殲滅了不少日軍,但日軍仍占據著幾處陣地。部隊重新調整部署後,與16時又發起了總攻,意在日軍的增援部隊到達前消滅岡崎大隊。總攻開始後,25團3連擔負了河不嶺及樹兒林的攻堅戰。南映森帶領3連冒著敵人的彈雨前進時,20多名戰士先後中彈倒地,他的腿部也被子彈打穿,摔倒在地血流不止。南映森不顧傷口疼痛,趴在那裏觀察著敵情。“不要管我!”他推開給他包紮的衛生員,命令到:“1排集中火力掩護,2排、3排利用地形隱蔽前進。”戰士們借助手榴彈爆炸的硝煙一米一米的向前推進著。無奈日軍火力太猛,戰士們被壓製在一座矮牆後麵,輕重機槍子彈打的牆頭石屑、泥土亂飛,連頭都抬不起來。一個戰士扔出一顆手榴彈,還沒等縮回手來,胳膊就被打斷了。南映森由於失血過多,臉色慘白。他把1排長叫來,“現在由你擔任3連代理連長。”看著還在浴血奮戰的戰士們,他躺在擔架上對1排長接著說,“一定要堅決完成任務。”
16時,八路軍挖通了暗道。關家堖山頂的日軍以為八路軍還會從斜坡往上攻,正全神貫注地封鎖著斜坡,沒想到八路軍突然從他們屁股後麵出現。一陣手榴彈爆炸過後,關家堖山頂陣地上的日軍頓時陷入混亂,雙方在山頂展開激戰。769團的後續部隊、772團和決死第1縱隊25團等部也先後攻上關家堖。經過激烈的肉搏,最終控製了製高點。日軍一部分被殲,其餘則退到了半山腰的窯洞中,拚死抵抗,火力仍然很猛。經過30日一天的激戰,八路軍雖有斬獲,但岡崎大隊仍控製著兩處主要陣地。
此時,日軍2500多人的增援部隊已從武鄉縣、遼縣出動,正在向關家堖急進;黎城等地的數千名日軍機動部隊也在向關家堖靠攏。385旅和新編第10旅已與增援的日軍交上了火。八路軍腹背受敵,但彭德懷還是決意要拿下關家堖。劉伯承、陳賡見彭德懷如此堅決,隻得組織部隊繼續攻打。
31日16時,第三次總攻開始。總部炮兵的山炮連續不斷地向日軍占據的主陣地轟擊,總部特務連和772團組成的突擊隊在前麵開路,大部隊緊跟而上。八路軍打得很英勇,日軍抵抗也同樣頑強。又是整整一天,八路軍始終沒能完全占領陣地。
11月1日,日軍增援部隊已突破我385旅和新編第10旅等部隊的防線,10旅旅長範子俠負傷。日軍在10餘架飛機的掩護下逼近關家堖。看到我軍有被敵人包圍的危險,彭德懷命令部隊停止攻擊,撤出了戰鬥。
關家堖戰鬥,可以說是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八年中最慘烈的一次戰鬥。四個旅的部隊,麵對日軍天上有飛機輪番掃射、轟炸;地上有強於我軍數倍的小炮、輕重機槍的防守,八路軍戰士以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傷亡600餘人的代價,消滅了日軍包括大隊長岡崎歉受在內的400多名鬼子,悲壯的贏得了勝利。
南映森在此次戰鬥中受到了鍛煉,他的連隊再一次經受了戰爭的洗禮。
百團大戰結束後,山西決死1縱隊25團一個2500餘人的主力團隻剩下500餘人。
1940年11月,八路軍總部授予25團8連“白刃格鬥英雄連”榮譽稱號。事情是這樣的:8月21日,就在25團1營攻擊馬首車站時,40多名日軍借助青紗帳的掩護,準備偷襲大落坡村25團指揮部。8連發現後,立即對日軍展開攻擊,子彈打完後,戰士們上刺刀和敵人進行白刃格鬥。6班的一名戰士腹部被鬼子刺中後,死死抱住這個鬼子,並用牙齒咬住他的喉嚨和他同歸於盡。經過激烈拚殺,最終,8連以犧牲30多人的代價,共擊斃日軍小隊長以下40多人。8連指導員張萬清在此次戰鬥中受重傷。
太嶽軍區政治部授予25團2連“百折不回”錦旗一麵。
南映森因為在攻擊馬首車站、紅崖頭阻擊戰以及關家腦戰鬥中指揮果斷,負傷後仍堅持指揮部隊進行戰鬥,獲得三等功。
南映森得知自己獲得三等功的消息後,心裏挺高興,傷還未痊愈,他便偷偷的離開了385旅二所醫院回部隊去了。30裏的山路,走了5個小時才到團部。“偷著跑回來的吧?”團長蘇魯看著他走路一瘸一拐的,裝著生氣的樣子說,“醫院早打來電話了,讓我把你送回去。”剛進門的南映森一聽急了,趕忙上前掏出香煙幫團長點燃,帶著甜甜笑臉哀求到:“團長,千萬別把我送回去,讓我幹什麼都行,嘿嘿嘿。”蘇魯抽了幾口煙,考慮了一會說:“你這幾仗打得很不錯,8連指導員傷還沒好,你就去8連當指導員吧,回頭我和政委打個招呼。”南映森一聽高興極了,“保證帶好8連。”他立正向團長敬了個禮,坡著一隻腿到8連上任去了。
就這樣,南映森成為了8連獲得“白刃格鬥英雄連”榮譽稱號後的首任指導員。
1941年1月,八路軍總部決定,決死一縱隊兼太嶽軍區。
1941年春夏,敵人對太行、太嶽區進行殘酷的大掃蕩,妄圖用鐵壁合圍的戰術消滅八路軍。在日軍步步為營的緊逼下,八路軍開始後撤轉移。25團轉移中8連擔負警衛團指揮部的任務。一日,當機關部隊轉移到大林區時,被數倍於我的日軍包圍。8連戰士們在南映森的指揮下,立即臨時構建防禦陣地,掩護團部撤離。戰鬥打響後,8連一次又一次打退日軍的進攻,部隊傷亡也較大。正在附近活動的59團聽到激烈的槍聲趕來增援,但參加鐵壁合圍的日軍太多,59團也被包圍,他們突圍幾次均未成功,團長胡兆麒也被俘。25團首長研究敵情後,決定部隊半夜發動突襲,突出日軍包圍圈後分散行動。淩晨3時許,南映森帶部隊利用黑暗掩護,秘密接近敵人。密集的手榴彈頓時把敵人的防線撕破了個口子,鬼子被炸得暈頭轉向,根本組織不成像樣的反擊。在8連的掩護下,團機關和59團部隊迅速衝出了包圍圈,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日軍由於是夜晚加之對周圍地形不熟,沒敢冒然追擊。
突出重圍後,8連與25團機關分開行動,他們隱蔽在深山的一片密林中。日軍斷定這隻八路軍部隊走不遠,便組織大量日軍在周邊地區進行搜山。連長王梽林看到此情況,心裏害怕了,他覺得帶著一個連要想突破日軍合圍目標太大,太危險,便換上老百姓的衣服,扔下部隊獨自一人走了。南映森發現連長失蹤後,他把全連黨員集中起來開了一個支部會,譴責了連長不負責任逃跑的做法,號召共產黨員積極行動起來,以模範帶頭作用克服困難,戰勝敵人。
為突出日軍的鐵壁合圍,南映森和戰士們在大山中已和敵人周旋了3天了。戰士們一直粒米未進,渴了,喝口山溝溝裏的河水;餓了,隻能找野菜、啃樹皮充饑。附近村莊空空如也,百姓為躲避日本人的燒、殺、搶、掠,早已跑光。中午時分,8連戰士們又餓,又渴,在黃土高坡上艱難的行走著。忽然,前衛哨兵停住了腳步,興奮的大喊起來:“快來呀,咱們有救啦!”看到戰士們聚攏過去,南映森不知何事,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戰士們發現了一小塊蘿卜地。那又粗又大水靈靈的蘿卜,那綠綠的隨著微風左右擺動的蘿卜纓,好像在對戰士們說:“同誌們辛苦了,吃掉我們,恢複一下體力吧!”戰士們一邊不斷的咽著口水,一邊用乞求的眼光看著他們的指導員兼連長,隻等他的一聲同意,便會把這片蘿卜地一掃而光。南映森強忍住和戰士們同樣的渴望,看著戰士們說:“同誌們,老百姓種這一片蘿卜地不容易,咱們要是吃了,就斷了他們一年的希望。”他咽了下快要流出的口水,繼續說,“我們是人民的軍隊,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我們軍隊鐵的紀律。大家再堅持一下,等突出合圍找到主力部隊,我批準大家放3天假,好好的吃上幾頓!”平時的指導員和藹可親,在學習、生活上關心他們就和自己的兄弟一樣;戰鬥中的指導員回回是衝鋒在前,把危險留給自己,身先士卒起表率。在和日本人作戰的幾年中,他帶過的連隊沒有打過一次敗仗,戰士們都很信服他。他們聽從了指導員的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這片蘿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