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宋丞相卸任歸鄉(1 / 3)

“阿朽。”

鏡前正穿衣的少年遲疑了一下。床上未著衣裳的瘦弱美人立即改了口,叫了一聲“小爺”。

他這才滿意,整理好了衣服,走到桌邊拿上腰佩,轉頭看了一眼床上的人,說:“牧謠,我先走了,晚些時候再來看你,桌上是這次山伯帶回來的奇珍,說是對身體好,你記得吃。”說完便頭也不回地走出房間。

床上的瘦弱美人故意咳嗽了兩聲,但隻聽到那鏗鏘有力的步伐沿著樓梯朝樓下大堂裏走去。她隻好認命似地搖搖頭,輕輕下了床。

已是正午,驪歌苑門口正是熱鬧的街市,行人來往,阿朽闊步走著,不時有幾個府丁打扮的小斯朝他低個頭,恭敬地叫聲“小爺”,他也快速地朝他們點頭示意,然後繼續快步向前。他昂首挺胸地走著,腰佩在腰間蕩著,街邊的小攤販們都帶著有些恭敬的眼光看他經過。

隻是不巧,下一個轉角處他遇到了趙捕頭。

趙捕頭似有公差,腳步匆忙,但還是抓住他的肩膀,打趣了一句,“小子,這個時候才從驪歌苑出來,恐怕回家又得挨一頓訓吧?”

他身子一扭,甩開了趙捕頭的手,敷衍地朝趙捕頭作了個揖,說了聲,“師父好。不勞師父費心了。師父怕是有要事出城,阿朽就不耽誤師父了。”然後快速地溜了。

趙捕頭笑著搖搖頭,“這小子,改天再收拾。”又立馬帶著人繼續往城門方向趕。

到家的時候山伯正打算出府,阿朽悄悄拉住山伯,“山伯,阿娘今早心情可好?”

山伯捋了捋胡子,若有其事地看著阿朽,表情凝重,過了一會兒又恢複那副和藹的麵容,“昨天那批貨賣出了好價錢,夫人誇你做的不錯,心情正好呢。”

說完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了,趕緊去給你阿娘請個安,我這得去一趟城西的染布坊。”

阿朽點點頭,不緊不慢地走過中庭,來到阿娘房門前,輕手輕腳走了進去。

“孩兒給阿娘請安了。”

案前穿著淡綠色錦緞長裙的女人正仔細看書,並沒有抬頭的意思。

阿朽隻好又認認真真地請了個安,聲音大了一倍,“孩兒給阿娘請安了。”

“我聽到了。”青凡放下書,“你這孩子,性子真是急躁。”

“我這不是怕阿娘你太過沉迷於書本沒有聽到嗎。”

“說吧。”青凡放下書,起身走到阿朽身前,“昨晚怎麼又沒回來。”

“昨晚去牧謠姑娘那聽歌,聽得晚了,就借宿了一夜。”

“阿朽啊。”青凡笑了笑,眼角溢出幾條細紋,“你每次都是這借口,我信是不信呢。”

“阿娘,我哪能用些亂七八糟的理由搪塞你呢,這是真的。”

“行。我們小爺說的,我哪敢不信呢。”青凡笑著說完,換了個姿勢。

阿朽於是對青凡有模有樣鞠了個大躬,邊說:“小弟在任大夫人麵前可不敢造次!”

“你這孩子。”青凡將手裏握著的書卷了卷,起身朝前敲了一下阿朽的頭。

“小弟受教了,嘿嘿。”阿朽伸手摸摸頭,又問:“對了,城西的染布坊出什麼事了嗎?怎麼見山伯急匆匆的。”

“哦?”青凡盡力藏住自己的驚訝,“沒什麼大事,去看看下一批貨的進度而已。”

“昨天不是才去過嗎。”阿朽小聲嘀咕了一句。

“什麼?”

“沒什麼沒什麼。”阿朽趕緊補上,“剛剛在街上遇到師傅,他正匆匆忙忙趕去城外,還帶了一批人,也不知道出什麼事了。”說罷轉了轉眼珠,像想起什麼似的,大喊一聲,“我知道了!”

被突然響起的叫聲一嚇,青凡剛端起茶杯的手抖了一下,茶杯裏的水晃出來灑在衣服上,她皺起眉頭看了一眼阿朽,說:“你這小子,老這麼一驚一乍的!”又從袖子裏掏出手絹邊輕輕擦掉衣服上的水,“你知道什麼了?”

“嘿嘿,前兩日師傅同我說,今日會有大人物到咱們城裏來。好像是當朝的宋丞相,歸老返鄉。縣令大人剛好有公差出城了,所以得由他來迎接,害得他推了這兩天的酒局。”

“宋丞相?”青凡若有所思看著眼前的案桌,隨口問出一句,“可是叫宋濂?”

“宋濂?”阿朽歪著腦袋想了想,仔細回憶著趙捕頭同他講過的話,他想了許久,也想不起趙捕頭究竟有沒有講過這丞相的名字。隻好搖搖頭,“阿娘,我…不記得了。”

城外。

“鄙人趙一鳴,餘柳縣衙捕頭,在此恭候宋丞相已久。”

“多謝趙捕頭,路途崎嶇,不免耽誤了一些時間,勞煩趙捕頭苦等了。”

“大人言重了,屬下分內之事,何談勞煩。請大人隨屬下入城吧。”

宋丞相點點頭,回身上了馬車。簾子半起之時,趙一鳴抬頭看了一眼,看見了一雙楚楚動人的眼睛,正好奇地望著他。直到簾子被放下來,他仍盯著那個方向出城,後麵的捕快見狀悄悄戳了他一下,他這才回過神來,帶頭進了城。

門口迎接的百姓,見趙一鳴走進來了,開始敲鑼打鼓。

餘柳離京太遠,不像京城遍地都是顯貴,又地處邊疆,從沒有過哪位大官卸任之後來這兒休養,如今忽然來了這樣一位大人物,自然不少人跑來圍觀。百姓們都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位大人。

“聽說這位大人從前是咱們餘柳城的人,早年進京趕考,得皇上賞識,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