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弄錯了怎麼辦?
畢竟那都是蛛絲馬跡,不是確鑿的證據。
“我知道旁觀者清,但方老師也沒說假話。倘若爸爸不是做賊心虛,為什麼到現在都不敢去醫院探望方老師?當然也許他會說和方老師沒有交情,那我請問他和媽目前的關係,他應不應該去?再說了方紫菡以前還救過他,既然現在方紫菡不在了,他是不是也該去關心一下救命恩人的父母?即使我對他有看法,但有一點我清楚,他不是完全沒有良心的。要讓我判斷,八九不離十他是怕方老師認出他來,那他拋棄親生女兒的惡行就會昭告天下,他那樣的性格肯定難以接受的。”
聽見了曾森雅對曾克儉的控訴,霍天屹怕曾森雅心裏不痛快,所以趕緊勸說道,“小雅,我還是那句話,沒有確鑿的證據不能定人罪的。何況你對爸爸有偏見,我希望你客觀一些,再怎麼說也是你的親人。”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親人,我才引以為恥。他為了一己之私,一次次地出賣自己的三個女兒。我不知道他是否良心有愧?”
曾森雅依舊那樣地犀利,毫不留情。
“我不是傳統思想,但我不希望你因此不快樂。其實你不妨站在他的立場上看看,那個年代出生的男人都是這樣的,加上物資匱乏經濟不發達,所以無奈之下他隻能那樣做了。小雅,我真心盼著你忘記過去,不要耿耿於懷了。”
霍天屹心疼曾森雅,不願摯愛痛苦。
“有些事錯了就無法補救,此時此刻我的心很亂,我怕……”。
霍天屹吻住了曾森雅的唇,隻想讓曾森雅放鬆下來,不要繃得那樣緊。以前姑且不論了,現在他們是同心同德,一定是患難與共的。
一通突如其來的吻使曾森雅暫時忘卻了煩惱,起碼有一點,老天沒有薄待曾森雅,使曾森雅不再像過去那樣孤軍作戰,身邊也有了同盟軍,可以生死與共的。
可曾森雅還是不滿足的,期盼方老師所說不是真的,淼泠還能和自己相聚後相親相愛。
隻是曾森雅能如願以償嗎?
“親愛的小雅,別忘了我永遠在你的身邊。”
霍天屹再次以吻宣誓,曾森雅用心回應著。
有生之年,幸而有你。
曾森雅猜測地一點也不錯,曾克儉正在被良心拷問著,雖然所做的事並非大奸大惡,亦沒有禍國殃民,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確實違背了道德。
當然曾克儉也在為自己辯解著,認為連聖人都提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何況自己一個普通人?
再說了隻是把兩個女兒送人而已,對方都沒有育出,肯定要善待她們,總好過一家大小綁在一艘船上等沉沒吧?
至於收富家錢的那件往事,真的不能責怪曾克儉的,怎麼說人家富家是高門大戶,曾克儉肯定希望結姻親的,但既然人家擺明了不能接受和小戶人家交往,那曾森雅嫁過去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何必自討沒趣?
要怪隻能怪富漾馳意誌不堅定,否則完全可以和家族對抗嘛。
想是那樣想,隻不過曾克儉還是坐立不安。
自從方老師住進醫院後,柳如眉就邀約曾克儉一起去探望,但曾克儉找接口推掉了,當時柳如眉沒說什麼,但看曾克儉的眼神那驚訝中帶有不屑。
對此,曾克儉有苦難言,但男人都是講麵子的,不能什麼都告訴“青梅竹馬”的,所以先讓柳如眉誤會吧,終有一天曾克儉會解釋清楚的,到那時候就“冰釋前嫌”了。
一番的自我安慰並沒有使曾克儉平靜下來,反而還是心神不寧,不知道要發生什麼。
可有一點曾克儉知道,既然曾森雅已經清楚有關於自己妹妹的事情,那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早晚都會來算賬的。
曾經,曾克儉也想過為什麼曾森雅不像亡妻那樣懂事?
何況,人家的女兒都是為父兄竭盡所能,可曾森雅總是提男女平等,說出來也不怕人笑話!
這個世界永遠都是男人掌控的,不然怎麼都說是英雄,而不說是“英雌”?
何況一家人分什麼彼此?現在想想“女子無才便是德”,當初就不該讓曾森雅上那麼多年學,要不現在就不會“近墨者黑”了。
還有那個掛名妻妹也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主,希望還沒有知道這件事。否則一定會煽風點火,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曾克儉越想越是膽寒,就很想找人傾倒心中的苦楚。可想來想去都沒有合適的人,按說兒子曾焱炘是適合的,但曾焱炘太忙了。
倘若忙著賺錢發展自己的事業倒也行了,可曾焱炘在不遺餘力地討好著那個大齡剩女——燕若薇,大有娶回家之勢。
實在太沒出息了!
算了,還是先顧自己吧。
先想想看有什麼萬全之策,不能總是被動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