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總算是把子蘅哄好了,這女人啊,就是要哄。
當然,項羽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也不願意見到這樣的一個知心女子一直等著自己。
而自己好像也是二十四歲的人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的上是老男人了,一般的人,二十四歲,孩子都已經是會跑了。
這也要怪項羽的叔父項梁,整日裏不教項羽一些好的,總是想著要把自己的項氏一族的名聲給發揚光大,總是想著要怎麼建立功業,總是想要要推翻秦朝。
然後有勇無謀的項羽就出現了,這也是教育的悲哀,項羽最後的烏江自刎。
很大程度上就是小時候受到的項梁的教育所導致,項羽學什麼都是半途而廢,項梁也就無所謂。
現在的項羽自然不會重蹈覆轍,先不說他已經知道了這段曆史,更不用說,他還擁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的積累和底蘊,就說他自己。
為了保命,為了能夠一展自己的抱負,也不可能就讓項梁再一次誤導自己。
子蘅的心情好了一些,對待項羽的時候,就更加地溫柔了,兩個人一起欣賞了一會兒梅園的梅花,就回到房間取暖,然後子蘅讀書,項羽在一邊聽著。
到了第二日,項羽去往郡守府議事。
周殷已經傳回來消息,楚王室的後裔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流落在外,現在已經被周殷監視起來,就等著項梁做好準備,在陳勝失敗之後,一呼百應。
“羽兒,你來了,快做,你的這個鐵爐子還真的很好用,這一次,我們是賺翻了,來年的軍餉絕對夠了。”
項梁見到了項羽很是高興,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個侄子,是怎麼會公輸家的本領。
雖然心中有疑惑,想不明白一直跟著自己的侄子,為什麼會公輸家的鍛造之法,還會一些法家的律法,還會儒家的一些學說,好像變得有一些像是全能的天才了。
但是卻不會問出來,因為項梁越發地覺得,這是自己常年帶在身邊,見識的比較多了,看得書也比較多。
而項羽每一次都會在學習那些知識的時候,都會半途而廢,可能真的是因為項羽他自己已經掌握了。
項羽對著項梁施了一禮,然後又對著範增施了一禮,算是對他們兩個人的尊重。
坐下來之後,才回答道:“叔父,籍聽說,楚王室的後裔已經找到了,現如今,就等著來年的形式而定了,不過,陳勝、吳廣者一定會輸。
如若我們能夠燒一把火,讓他們輸的有所值,對於我們的幫助肯定會更大。”
“哦?你的意思是,我們也要參與進去,還是,你有什麼更好的想法?”
項梁對於陳勝和吳廣兩個人是無感的,因為他心中還是自詡自己為項氏一族的後裔,正宗的項燕的後代。
而陳勝、吳廣是什麼?
他們兩個人都是貧民出身,其身份就是最低下的那一等人,如何能夠成為王一樣的男人?
所以,犧牲陳勝和吳廣兩個人,還能夠給自己帶來一些利益,這樣的事情,項梁還是樂意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