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作品相關:關於書中的些許說明以及作者的一點話。(1 / 2)

《雲別傳》一書已經寫了十餘章,故作者有些話想對各位讀者說說。

在此,先談下本作中的兩個人物設定的問題:王越、鍾離斐。

王越,在曆史中記載的他隻出現在曹丕的《典論·自序》中:

【餘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精熟。嚐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餘顧嚐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餘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餘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麵,故齊臂耳。展言願複一交,餘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餘卻腳 ,正截其顙,坐中驚視。】

大概的意思呢就是,有個劍客叫王越,是皇城的一名禁軍將領,在漢靈帝、漢恒帝時期以劍術聞名帝都洛陽。而河南史阿這個人曾經跟隨王越遊曆過,學得了他的所有劍術,曹丕又跟隨史阿學習了其中精髓的部分。而曹丕在一次和麾下將領劉勳、鄧展這些人喝酒的時候,因為曾經聽說鄧展臂力過人,通曉好幾種兵器而且能空手入白刃。所以曹丕就提議和鄧展過幾招,正好當時他們在吃甘蔗,兩人就拿著甘蔗過起了招,結果曹丕三次擊種了鄧展的手臂。鄧展不服,說找到了曹丕的弱點,要在切磋一次,結果被曹丕看破意圖,一招擊破。

假設曹丕所言一切都是真的,(史書記載的曹丕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騎馬射箭了,而且宛城之戰張繡降而後叛後曹丕還自己騎馬逃了出來,那時候他才十歲。)那就可以得出曆史上的王越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人,劍術過人,聞名帝都,這就是王越在曆史上的麵貌。而在本書中作者將他的年齡設定為公元189年登場時40歲左右,而漢恒帝是167年去世。所以王越十六、七歲時就名動當世是不違背其在曆史上“恒、靈之間……稱於京師”的大背景的。而其他“帝師”、“天下第一刺客”等對王越藝術加工,在曆史上沒有記載,是作者為豐富其形象及為後續情節所作的設定。

鍾離斐,在曆史上的記載僅僅是出現在《辯亡論》中:

吳國滅亡後,陸遜之孫、陸抗之子陸機寫了一篇《辯亡論》,來撇清自己祖先和亡國君的關係,中間提到“丁奉、鍾離斐以武毅稱”。而丁奉在曆史上是吳國十二虎臣之一(這個稱呼不是亂喊的,陳壽在《三國誌·吳書》中將甘寧、周泰、丁奉等十二個人並做一傳,且評論這些人都是江東虎臣。),且是三國後期比較厲害的一個猛將,在這裏就不再張貼史料了。而陸機既然將鍾離斐與丁奉並稱,還用的是“武毅”來形容,可見曆史上的鍾離斐也應該武力不凡。而這樣的一個將領,卻不見其他史書對其有任何記載,實在奇怪,當然,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而是筆者在書中對其的設定問題是否符合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