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者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和釋放各種力量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但是每一種力量的獲得或者說每一種影響力的施展都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內向的人精力消耗太快,經常精力不足,因此總是處於節約能量、儲存能量的狀態。正因如此,每一個內向者在開始行動的時候都要注意控製好自己的節奏,爭取讓自己以一種更合理的狀態做事,不要盲從別人的節奏,更不要輕易被別人帶到另外的節奏當中去。
想要堅持自己的節奏,或者控製好自己的節奏,內向者首先就應當了解自己的生活模式和最基本的生理運作模式,比如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準備休息,什麼時候最適合開始工作,什麼時候能達到狀態的巔峰,什麼時候開始狀態下滑。這樣一來就可以合理地安排任務,讓自己在各個時間段都可以做適合做的事情,防止精力被過度消耗掉。
為了弄清楚自己的作息規律、生理運作規律,內向者最好對自己體內的生物鍾進行詳細的記錄。一般來說,記錄時間可以以兩個星期到一個月為限,看看自己每天在不同時間段內的工作狀態是怎樣的,然後總結出一定的規律。這樣就可以確保自己在精力旺盛的巔峰階段多做一些重要工作,在低穀的時候安排一些不太費力的工作。
與此同時,還需要記錄自己所做的事情,弄清楚自己每天的狀態,並且看看自己所做的事對自身狀態的影響。比如很多內向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思考,進行獨立工作,而在社交上所花費的時間很少,這些事情一般在什麼時候出現、出現的頻率及對個人生活與工作產生的影響怎麼樣,對於所有的一切都要認真記錄下來。
比如有個企業家經常發現自己處於低效的工作狀態,於是對自己的工作時間進行了記錄。經過一個月的記錄和觀察,他發現自己在周一和周二的狀態最佳,其他時間則顯得一般,因此他將一周內所有重要的工作都盡量安排在這兩天。此外,他意識到每次開完會後,自己的工作狀態都會跌入一個低穀,工作效率也會變很差。為了盡可能避免工作受到影響,他便盡量將會議安排到下午,而且是在下班之前。
不僅如此,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周最多隻能參加一次聚會,這在他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如果一周參加了兩次或者三次聚會,那麼他將會感到精力不濟、精神萎靡,工作狀態也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一種出色的節奏控製,對於內向者來說,這種節奏控製顯得至關重要。不過控製節奏不僅僅在於對身體狀態和生理規律的觀察,還需要對相關事項的時間分配進行平衡。比如內向者在專注自己的工作時往往處於精力旺盛的狀態,這些精力基本上源於內在的世界,思想、情緒和觀念都會源源不斷地提供能量。可是由於容易在外界環境中感到不適,並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來克製這種不適的感覺,他們容易在和外界發生聯係時產生疲勞感,因此在沒有太多必要的時候,他們應該適當限製自己的社會交往,以便存儲更多的精力。他們需要在獨處和與外界交往的時間當中取得一個合理的平衡,一味封閉自己可能會讓他們與社會脫節,並失去很多不錯的機會與人際關係,而過度的社交活動又會導致身體能量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