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玄魂丹(1 / 2)

“老先生言之有理,可悲的是平息眾魔紛爭的千百年後,卻鮮有人還記得這個地方。”青年男子回過身,盯著餘生看了看道:“敢問兩位前輩,可是為這緬懷先人而來?”

“說來也是慚愧。”葉老緩緩說道:“我家少爺自幼體弱多病,無奈對遺跡古聞卻是興趣頗深,加之聰明伶俐之舉,深得族中長老溺愛,這才派老朽一起跟著尋訪明山湖海,怎奈在這裏遭了幻境之苦,若不是小哥出手相助,老朽我還有何顏麵去麵對列祖列宗啊。”

“這位老前輩,您言重了。”從餘生身上移開視線,青年男子拱手道:“觀少爺儀表堂堂器宇不凡,舉手投足間盡顯王者之氣,若能潛心修煉散盡心魔,日後定能踏入巔峰強者之列。”

“晚輩餘生。”見到葉老將自己說成了名門望族的少爺,餘生急忙俯身作揖道:“多謝浮厝前輩方才出手相救之情。”

“餘少爺不必客氣。”青年男子扶起餘生,望著沒過山巔的圓月道:“每逢夜色降臨天玉當空之時,浮厝坡這會陰之地,總會自行化出幻境,讓過往的修士受困於此,別看它沒有什麼攻擊性,但那些折射出的心魔,不知讓多少玄氣修煉之人,從此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還真是慚愧呢。”聞聲間,葉老搖著頭,笑道:“想我一生與世無爭,怎會在這小小的荒山水澗之地栽了跟頭。”

“老前輩無需自責,人活一世,不過匆匆數十載,窮其一生之力,也難逃天地宿命。”青年男子道:“雖然您今日身陷幻境難以自拔,不過卻並非因自己的心魔作祟,隻因護主心切罷了。”

“還請小哥直言。”葉老疑惑地道。

“餘少爺年紀尚幼,卻已有閱盡人事之滄桑。”青年男子轉過身子,望了一眼生性沉穩的少年,俯身輕耳道:“若不是他的身上佩有明心淨腦之物,此次即使在下僥幸破了萬千幻象,你二人也定要神魂迷離沉浸其中,直至陽壽耗盡至死方休。”

“陽壽耗盡至死方休?”

想起剛才的幻境之事,雖然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卻也事事皆在情理之中,加之自己的愛徒性命堪憂,這才讓老者放下了心中的戒備。

現在聽到青年男子的至死方休,更是讓眼前這個有著半輩子閱曆的老人,心有餘悸了起來。

“敢問小哥……”

“老師,浮厝大哥已經離開了。”見到若有所思的葉老自語良久,少年指著遠方的堤岸道:“據浮厝大哥所言,隻要沿著河岸一直往下遊走去,半個時辰就能看到浮厝鎮了。”

“此人還真是詭異呢。”葉老搖著頭道:“加之此地蹊蹺甚多,我們還是小心為妙吧。”

“老師教訓的是。”經此幻境一劫,急功近利的餘生,浮躁的身心平靜了許多,憂心忡忡地道:“誰曾想,擱在心裏放不下的塵昔往事,竟一步一步的成了我的心魔。”

“心魔之事人皆有之,若能保持內心空明,倒也不足為懼。”老者道:“現在你既已拜在了老夫的門下,過些時日我定傳你控火淬藥的法門,時常習之必能達到明心靜神之效。”

“弟子多謝恩師厚愛。”驚喜之餘,餘生收起漆黑色的長尺,取出靈聖果問道:“敢問老師,這靈聖果可算得上清新靜腦之物?”

“靈聖果?”聽聞身後少年話語傳來,老者駐足而立,尋聲問道:“難不成你身上還有這消失多年的奇異聖果嗎?”

“還請老師勿怪,弟子並非刻意隱瞞。”餘生笑道:“三年前弟子遭人截殺之事,皆因這果子而起。”

“如此說來。”老者眉骨緊蹙,顫抖的嗓音透出急切道:“你手中那刻滿銘文的長尺,可是與這聖果同處一室?”

“當時弟子被靈聖果的光芒吸引,然後在那藥丹之下才發現這柄長尺。”望著安奈不住激動之情的老者,回想著密室裏的種種細節,餘生不敢隱瞞絲毫,娓娓說道:“兩顆靈聖果一左一右,立於丘般藥丹之上,而黑色長尺則俯地而放,似取天地之養分以育聖果,於灰燼散盡之時,才被弟子撿了起來。”

“如此說來,這……”老者長長的呼了一口氣,借此平複著心中的激動,然後地緊緊抓住餘生的雙手,叮囑萬分地道:“今後此尺的來曆,莫要對他人講起,生死攸關之時,也要護它周全。”

“老師,這……”餘生麵露迷茫之色,怔怔地道:“難不成,這怪模怪樣的尋常扁尺,是比我性命還要重要的寶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