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皇朝文景時期,西楚王朝的濟北王、秦漢時期齊國貴族田安的孫子王遂,在東平陵過著自己快樂的小康生活。王遂的兒子王賀在東平陵的小康生活中出生,是王遂唯一的兒子,王遂對他寵愛有加,好在王賀也是個有本事有誌向的男子。王家的家世背景在那個年代雖然稱不得世家,好歹也是王公貴族的後裔,於是王賀在他父親的安排下,做了漢武帝麾下的一位平平無奇的繡衣禦史。在漢武帝後期,因為武帝早些年征戰各處,而戰爭注定了勞苦大眾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下降,以至於全國各地爆發了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活動。王賀和他的同僚們就被派遣到農民起義軍強大的地方監軍,督責郡縣官吏不擇手段鎮壓起義軍,掀起了一陣全國性的腥風血雨。王賀被派往魏郡進行繡衣禦史的工作。倘若換做其他繡衣禦史,魏郡勢必得經曆一場泯滅人性的大屠殺,可王賀偏偏沒有那麼殘酷,他沒有使用同僚們任何相同的殘酷手段,而是模棱兩可的態度,至於對起義軍堅盧的部眾也同樣網開一麵,對工作不到位的同誌也表示理解而不是處罰,結果就被人檢舉了,自己也因此丟掉了繡衣禦史的工作。不過他從來沒有後悔過。不得不說,王賀同誌是把“為人民服務”貫徹到底的好同誌。王賀被皇帝老板“炒魷魚”之後,又跟東平陵的一個家族終家結怨,就舉家搬遷到魏郡元城的委粟裏。大概是因為早些年作為繡衣禦史幹的好事,在魏郡這個地方王賀可謂是德高望重,被當地人稱為“三老”。王賀也不負眾望,為當地人辦了不少好事,使得他的名聲在魏郡聞名。
不過王家真正發跡還得從老“好人”王賀同誌的兒子王禁說起。在魏郡,王賀同誌的親兒子王禁同誌出生了(王禁,字稚君)。王賀同誌對他的親兒子可謂是嘔心瀝血,在他年少時便將他送去長安學習法律,做延尉史。王禁一生比較值得驕傲的事情便是他的兒女。西漢本始三年,他的女兒王政君出生了,也就是後來元帝的皇後——關於她的事跡,在之後的故事裏還會不斷出現,因為整個王家之所以能夠成為西漢王朝的頂級世家,和王政君這位女同誌不無關係。王禁雖胸有大誌,不過也算放蕩不羈愛自由,妻妾成群,有四個女兒八個兒子。不得不感慨,西漢王家之所以能夠壯大,和王禁同誌的“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品質不無關係。他的四個女兒分別是長女王君俠,次女王政君,三女兒王君力,四女兒王君弟;他的八個兒子依次分別是王鳳(乍一聽以為是個女兒名)、王曼(這人是王莽他爹)、王譚、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這名字不錯)。這幾人裏獨王政君、王鳳、王崇是同母同父,他們的親媽是魏郡李家的大小姐,可是因妒被王禁掃地出門,後來二婚嫁給了河內叫做苟賓的人為妻……
西漢皇朝自漢元帝即位開始,社會發展日益蕭條。一直到西漢末年,統治階級腐化,各種社會矛盾層出不窮,百姓食不果腹。同時土地兼並嚴重,導致越來越多的自耕農破產,最終淪為奴隸。另外西漢皇朝因為封建政治原因需求,為了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向來對食封的同姓諸侯王和軍功地主采取打擊削弱的政策。這一政策給西漢時期各地的豪族地主和富商大賈的膨脹提供了某些有利條件,逐漸在政治上形成了左右一切的力量……
王莽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於元帝初元四年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