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2)

寫《後來》完全是一念之差。真提了筆,心中所思所想慢慢不受控製。因為《偏偏喜歡你》寫的是大學生活的緣故,所以我總是心心念念想寫一群人,一群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醫生,他們的工作,感情和生活。

因為我曾經是他們中的一員,因為小喬,李愷,譚力,林立夏,韓宇有我身邊許多許多年輕同事的影子,所以我倍感親切。

我知道我的功力不夠,不能更殘酷真實地反映我們工作的緊張狀態,高年資醫生間的爭鬥,主任間的明槍暗箭。但是我隻想用我的一支筆,將大家帶到一群可愛的年輕人麵前,他們雖然說不上白衣天使那麼崇高,但是他們苦中作樂,他們愛恨分明,他們為理想奮鬥打拚。

從小,我就愛看言情類,所以在情感線上的把握遠遠勝於描寫醫院政治。我也就老老實實做我擅長的事兒,也就有了小喬和李愷這條糾纏不清的主線。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小喬和李愷在生活中都沒有原型。當然,也可以這麼說,他倆的背後有無數個原型。

我當年在口腔科病房的時候,耳鼻喉科有位老兄才高八鬥,碩士畢業,就是字寫得極爛,病曆上常常鬼畫桃符。我每次被管病曆的退休主任叫到病案室修改病曆時,無一例外可以看見他的身影。

這哥們後來考到英國曼徹斯特的某大學讀博士,我們羨慕壞了,因為他可以常常看到曼聯的小貝。

不料,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後來聽耳鼻喉他的同事們說,在英國查出了鼻咽癌。大家紛紛傻眼。再後來,據說他回國了,再再後來,他走了,永遠離開這個世界,和他曾經熱愛過的耳鼻喉科事業。

我還有一位當年在一塊打牌廝混的師弟,關係非常親近。我懷孕的時候,他嘰嘰咕咕說,“打掉吧,打掉吧,要不然牌搭子就散掉了。”

我當然沒有聽他的。大概是懷孕五個月的時候,他查出來得了急性白血病,當時極為凶險,好歹後來把他搶救回來了,然後就是沒完沒了地骨穿,化療,放療。再然後,就隻有吃勞保,在家休息。

還有很多很多,得乳腺癌的,腎癌的,他們都和我一同奮鬥過,……

他們所有的人,都是小喬的原型。

因為生活已經有足夠的淒苦,所以在裏,我一定要給小喬一個幸福的結局。隻要眼睛裏能看得見陽光,生活中的荊棘便會漸漸減輕。

《後來》是我真正意義上的一本,雖然它很青春偶像,而且文筆幼稚,布局拖遝,但是寫到現在,我越來越喜歡這個故事,大概和我這個夏天終於下定決心把它寫完有關。我終於可以宣布說,隻要是我挖的坑,那一定會把土埋完的。